船加淡水,以及根據需要補充船員。如果船不在好望角停留,就直接駛向聖·海列納島,然後再去那緊靠在赤道線以南、無人居住、光禿禿的阿森松島。所有的船都在這 座島上停泊,目的是捕捉海龜和採一種維他命C含量很高的植物。在那兒還有一個信箱。人們常常在信箱裡給後面來的船留言。
附錄 瑞典的東印度公司(3)
人們穿過英吉利海峽航行到哥德堡外的克里幫碼頭。船上的貨物用小船送到大碼頭運河邊的大倉庫裡。在那兒,貨物將被拍賣給市民和來自歐洲的商人。為了對船員表示感謝,公司組織大型的慶祝活動。這種慶祝活動可以長達一個星期。一部分船員在過赤道線時所交的部分“過線錢”,也用於慶祝活動。
三、船
關於東印度船的內部結構,沒有任何的詳細說明。現有的設計圖紙和當時的模型大部分只是船的外型。人們必須對其他所儲存的商船和當時的航海描述進行比較。
約在1750年前建造的東印度船似乎屬於17世紀時常用的那種船。位於後部甲板和艏樓之間的部分是敞開的,可以通到下邊的炮臺甲板上。後部甲板是主桅杆周圍船艉主甲板的一部分。艏樓是主甲板的前部。
在炮臺甲板的下方是一塊完全被遮蓋的甲板,甲板下面是那些大的貨艙。
約在1750年後建造的東印度船的主甲板是連在一起的,在原先敞開的部分沿左右船舷造了一箇中部甲板。甲板上留有一個用木欄杆圍起來的大裝貨口,在經過寒冷和潮溼的緯度位置時,大裝貨口被防雨布和木板遮蓋上。
尺寸
在公司經營期間,共有37艘不同的船。這些船全都是在瑞典建造的。
透過船的裝載力可以比較出船的大小。裝載量的單位為來斯特,一個來斯特約為噸。最初建造的船也是最小的船,如“佛烈德利居斯十二世 蘇西艾號”有200來斯特。“哥德堡”號340有來斯特;在第四個特別許可狀期的船中“王后” 號為最大,可裝載542來斯特。一艘可裝450來斯特的船約長45米,寬13米。主桅杆從甲板量起約40米高。造這樣一艘船的費用約為130000道爾銀幣。
我們要感謝佛烈德利·亨利,是他改善了造船工藝。人們從而可以建造大一些的船。由於在最後三個特別許可狀期間,國家對每艘船收取固定的費用,所以建造大船頗受人們的讚賞。
大部分船的名字都是對王室成員或對祖國表示敬意:“烏勒麗卡·艾雷奴拉王后”號,“古斯道夫王子”號,“王位繼承人阿道爾夫”號,“斯特哥爾摩王宮”號等等。
大炮
人們用禮炮和歡呼聲來慶賀王室的慶祝活動。在18世紀的船上,禮炮放得很普遍。
當一艘船的大班或負責人上船、下船時,人們都要鳴炮8聲或者16聲,以示歡迎與尊重。當一艘船進入港口,另一艘船前來迎接時,也要鳴炮表示敬意。
所有的船都備有20—30門大炮,船員們必須時常練習,學會使用大炮。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與海盜或者惱羞成怒的競爭對手相遇。為了自衛,人們曾有幾次作了備戰並且發炮表示警告,但從未發生過戰鬥。最好的情況是,只要將軍旗升起,就能嚇跑海盜。從遠處看,印度公司的旗子與海軍軍旗沒有兩樣。
所有的船都是滿帆船,就是說在所有三個桅杆上都配有四方形的橫帆。最老的船在船艉桅杆上曾有過一面三角形的拉丁帆,但後來被斜桁帆代替。
四、船上的生活
從海上航行到中國是一項偉大而充滿危險的冒險活動。一次航行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而且航行多半是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在北歐海域上最初幾個月的冬季意味著長時間的寒冷、潮溼和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