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2部分

軍士運土而淹。蜀兵得令。到了晌午時分,準備已足。於是刀盾手先築起盾牆,抵擋箭矢,各部兵士併力挖掘運土而淹。徐庶見狀,速教弓弩手併力阻擋。直到黃昏時候,火勢雖滅,但蜀兵大多已顯有疲狀。張飛等將,見火勢一滅,早就憋了一肚子怒火,教軍士奮力攻打。兩軍於關上關下拼殺,雖然蜀兵勢大,不過因前番折損力氣,直到夜裡初更,尚未能攻破。諸葛亮見此戰況,不欲過多糾纏,遂令兵馬撤走。蜀兵撤去,激烈無比的廝殺頓止。徐庶望著蜀兵大軍如同退潮般撤去,眼神內不禁湧出濃濃的憂慮之色。

當夜,在關上敵樓內。徐庶與張遼等將商議道。

“鐵車隊已被諸葛孔明所破。山口關難以久繼,我軍拼死守之,亦是無濟於事。眼下應當機立斷,棄關而撤,退守東川!”

張遼聞言,臉色一變,當即拒道。

“不可!彼軍勢大,倘若殺至東川,我軍難以抵擋,東川一失,西唐必定大亂,人心惶惶!!國事為重,我等身為將臣,自然要效以死力,保家衛國!!”

張遼赫赫生威,渾身盡是剛烈之勢。眾將見之,無不驚歎。徐庶神色一沉,拱手而道。

“張將軍願為國捨生忘死,實乃我西唐之幸也。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眼下尚未至與彼拼死之時,豈能罔顧性命!?主公率六萬大軍趕援西涼,馬孟起雖勇,但卻不過無謀匹夫,麾下亦無可用謀士。依庶所料,時下不出兩月之內,主公必可剿滅馬賊,引軍來救。我等只需抵擋彼軍兩月,危可解矣!!”

張遼聞言,臉色連變,最終還是認同了徐庶所言,頷首而道。

“徐公如此一說,亦是有理。可若我軍撤走,諸葛亮盛勢掩殺,如之奈何?”

徐庶聽了,似乎早有思量,與張遼教道如此如此。張遼聽罷大喜,遂依徐庶之計,各做調撥。且說諸葛亮回到寨內,忽然教斥候前往打探,不分晝夜,監管山口關內的一舉一動,但有動靜,立刻來報。眾將疑而問之。諸葛亮胸有成竹,彷彿早已料定一般,與眾將答道。

“鐵車隊已我所破,徐元直今日雖能抵擋我軍一時,但待我軍歇息完畢,氣力回覆,盛勢攻之,山口關一舉可破也。徐元直自知難以久繼,定會棄關撤軍。我派斥候前去探尋,但見彼軍一撤,立即驅兵掩殺,必可大破彼軍!!”

諸葛亮此言一落,眾將紛紛明悟。到了夜裡五更,天色漸明。忽然有斥候來報,唐軍果然棄關撤走。諸葛亮速召諸將而來,吩咐教道。

“徐元直智謀百出,非等閒之輩,你等若往追襲,切要小心謹慎,凡事都加思慮,三思而後行,莫中了彼之奸計!!”

眾將領命,紛紛率領部下追襲。張飛、華雄、潘平各引一部兵馬出發,諸葛亮則與馬岱引後軍隨後接應。三路兵馬一路飆飛速行,將到山口關時,卻見火勢滔滔。此時數員斥候來報,原來唐兵剛撤出關口,便立即縱火燒關。張飛一聽,冷著面色哼道。

“哼!正如軍師所料。唐國狗賊見勢已極,棄關而撤,卻恐我等追襲,故下此下策,縱火燒關,以拖延時間!!”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黃漢升鎮守南鄭(上)

華雄聽言,眯縮著虎目而道。

“如若這般,定要耗費不少時間。這可如何是好!?”

張飛聞言,沉吟一陣,忽然環目一亮,與華雄謂道。

“我曾聽法孝直說此山口關東南方向有一條小路可通往東川。時下我等可分兵追襲,我引兵走小路,子威你與伯瞻引兵撲滅火勢後,速往大路追來。若見廝殺聲起,必是我與彼軍交戰。你等二人可速速率兵來援,圍攻賊軍,擒殺那張文遠、徐元直!!”

華雄一聽,暗暗贊妙。不過在一旁的潘平卻是帶著幾分慮色說道。

“軍師教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