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驅逐艦有的認為應該自己建,數量不少於五十條。也有的說,驅逐艦直接買,把有限的人力資源用到航母身上,實現航母儘快服役。
不過大家都同意護衛艦、漁政執法船應該在泗水大量建造,以滿足加州周邊近海防禦和對付海盜。
經過半年的討論,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識。這就是&ldo;四四艦隊&rdo;方案的討論稿。
這個方案的重點是建設四艘核動力航母、四艘重巡洋艦、四艘大型補給船。
特區需要什麼樣的艦隊才能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海軍總司令將軍在投影螢幕上拿出一份材料。
這是一份美國二戰結束前航母的力量。
&ldo;到戰爭結束前,美國一共建造了18艘航母,還有11艘在建航母,另外建造了9艘輕型航母,並改建和建造了80艘護衛航母。前前後後一百多艘航母建設。這是一個怎樣的工業能力?拼數量我們拼的贏美國嗎?
作為航母最重要的作戰工具,美國的飛機製造能力也是非常恐怖,高峰時期每年的產量達到2萬多架。而且我們相信,由於我們的現實威脅,美國的軍工工業年生產飛機的規模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字。
對於這樣的現狀,我們的艦隊應該是怎樣的呢?&rdo;
將軍說道:&ldo;按我的意思,新建航母當然最好都是重慶號這個級別的。但是,不現實。以我們現在的科技積累,還造不出這樣先進的航母。那麼技術的差距在哪裡?老實說,很多。不僅沒有大型戰爭型計算機,也沒有遠端多工先進雷達系統,更沒有水下資料鏈,沒有微波武器,沒有雷射武器。那是我們真正的無敵堡壘。即使兩萬架戰鬥機攻擊重慶號,即使沒有任何艦隊防護,以現在戰鬥機的水平,連根毛都炸不到重慶號。重慶號能獨立幹掉這些來犯飛機。
但是,這樣先進的航母我們還造不出來,怎麼辦?&rdo;
接著說道:&ldo;我們的航母少,但是我們有先進的探測系統,包括衛星,在很長時間內,伏擊和突然遭遇戰的可能性沒有。很多時候是我們有計劃的攻擊。或者有準備的一挑多。那麼我們的航母編隊可以在敵人發現我們之前,有足夠的戰機升空。
航母的空間有些,能攜帶的戰鬥機80-100架左右,我們選擇機型的時候,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即80架戰鬥機可以盯住敵人十個航母艦隊群的戰鬥機,以及可能來自周邊陸基的戰鬥機,總數可能是一千架f4f以及p40等飛機。
一架飛機要打得過12架飛機,這就要求我們的艦載戰鬥機足夠先進。不僅能快速升空,還要有超視距格鬥能力。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可以生產第三代戰鬥機,不過25號基地的專家評估,以現在的半導體發展能力,戰鬥機的年產量非常有限,估計年產二百架左右。也就是說需要兩年以上,我們的航母可以配全第三代戰鬥機。
選型方面,j10和j11雖然我們有完整資料,但是這兩種機型並不符合艦載機的特性,所以我們建議使用f/a-18e型作為原型機,發展我們的輕型艦載戰鬥機,和重型艦載攻擊機。這兩種機型雖然比較老,但是曾經霸佔制空權達二十年以上,是個成熟的機型,21世紀共和國在發展自己的航母艦載機的時候,以這個機型作為樣本,做過詳細研究,各種資料都有,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難題。&rdo;
用先進戰機對抗群毆,這是特區現在唯一能夠採用的策略,更美國比拼生產力,顯然是愚蠢的,用高技術裝備打落後裝備,這是特區玩的起的方案。
最後拿出一副航母的效果圖和技術引數。
外形看過去有點像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有明顯的&ldo;斜角甲板&rdo;裝置,細心的重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