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的話,心中古井不波。
甚至就是劉榮回頭的那一眼,劉徹也沒什麼表示。
劉榮的行為,在劉徹眼中,幼稚無比!
這個傢伙,簡直就是個智障,腦殘!
好端端的,竟然提及趙幽王!
簡直是……
劉榮以前的宗室教育課,難道都是用屁股在聽嗎?
趙幽王劉友,那可是漢室悲情主意教育中的一張王牌,是朝廷用來標榜,假如劉家不團結,就會怎樣怎樣的一面旗幟!
即使只是出於劉氏的顏面考慮,幽王子嗣,也是有著類似‘兩少一寬’的待遇的。
更何況,民間對於劉友遭遇同情的人,一抓一大把。
正因為如此,先帝時,才會對劉遂種種不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加強了監管力度。
劉榮此刻提及幽王劉友,還口口聲聲的對劉遂喊打喊殺,假如按照他說的辦,朝廷就是自己抽自己耳光了!
這就跟後世天朝,人大會議上,剛喊完學習XX同志艱苦樸素的革命精神,回頭XX同志就被雙開了一樣諷刺!
只能說,劉榮還是太年輕了!
假如他稍微用點腦子思考一下,都不至於會犯下如此錯誤!
劉徹神色微微一凝,站起身來,出列拜道:“啟稟父皇,小子以為,趙王固然大逆無道,不配為人臣,只是。今日議政,只兒臣兄弟在,兒臣以為。此事,還是最好先發文,將趙王罪行,密報給齊王、燕王、代王、衡山王等宗室元老知曉比較好!”
“尤其是燕王!”劉徹恭身道:“燕王最長,如此大事,還是須得請燕王來議一議,說說看法。不然,天下人難免會說,我等兄弟。私相授受!”
劉徹說的,其實就廢話。
但卻是相當有道理的廢話!
自從劉徹的那位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即位問題上玩了一次學習古人三讓天下後,這天下大政,一直就有著一個三次請示的潛規則。
譬如。當年。群臣議淮南厲王劉長之罪。
元老大臣三次上奏,請論劉長如法,太宗孝文皇帝前兩次都是回覆:朕不忍致法於王,群臣再議之!
到第三次,才找了個臺階,將劉長發配臨邛,監禁居住。
又如劉徹的這個太子位,也是群臣三次請立。蚤建太子,天子推辭兩次。第三次,才‘勉為其難’的考慮到天下蒼生,冊立劉徹。
像致法一國之君這樣的大事,當然也是擺足架子,做足姿態,告訴天下人‘實在不是朕無情,完全是宗室諸侯大臣一致決定’‘朕固爭之而不得’無奈揮淚斬馬謖……
這裡面的彎彎繞看著複雜,但其實,目的很簡單。
愚民而已!
聰明人,讀書人,自然一眼能看出這裡面的貓膩,但廣大農民伯伯,不識字的下層階級,看不懂啊!
而在中國,不管用什麼辦法,愚弄也好,收買也罷,只要能穩住代表了佔據絕大多數的農民,那麼,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再怎麼蹦躂,也蹦躂不出個什麼花樣來!
劉氏,對這一點,從來就有著無比清醒的認知。
即使是後來那隻完全沒什麼演技的小豬,當了皇帝后,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將這一點做的很好!
所以,小豬儘管把國家經濟搞的一塌糊塗,地主商人階級怨聲載道。
但,總的來說,國家相對穩定,社會秩序相對平安。
到了晚年,一紙罪己詔,居然就將人心收拾回來了……
這換了其他任何朝代,都可以堪稱奇蹟。
但在漢室,這樣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
天子劉啟聽了劉徹的話,眼前一亮,臉上終於露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