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品,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劉徹眼中最大的新財源。
只是,鹽鐵官營的話。劉徹就必須得到周亞夫的絕對支援,還要說服東宮兩位太后。說服滿朝文武。
這些任務一個比一個難!
因為,漢室現行的政策是黃老清靜無為。秉政的黃老派,講究的是民不犯法而官不究,簡而易之,就是老百姓只要不觸犯律法,別說宅在家裡鑄錢、煮鹽了,就是搞出火炮對準山頭來一發,他們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反應在經濟活動中,就變成了商賈大興,豪商遍地。
從關中到吳楚。從齊魯至燕趙,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沒有大商人,也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商人們不敢販賣的。
劉徹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前年河東的糧倉案,有二十萬石存糧落到了齊國大商人刀間手裡,鬼知道這個刀間還在其他什麼地方買了倉儲糧,轉手賣給了劉濞什麼的。
而且,劉濞手底下那麼多軍隊的甲冑刀槍乃至於屬於重點管制武器的弩機、重甲是從哪裡來的?
吳國不過三郡之地,也不是什麼產鐵地區。從哪裡來的這麼多鐵製武器?
反正關津制度馳廢以後,天知道那些商人的馬車和舟船上運的是什麼東西?
劉徹想要對此下手,從商人們嘴裡搶食吃,難度無疑是噩夢級別的。
但不從大商人大地主大官僚嘴裡搶食吃。就要從農民小地主嘴裡搶食吃。
為了天下蒼生,劉徹只好硬著頭皮,來會一會他們了。
而這第一關。劉徹就需要說服周亞夫,只有周亞夫支援了。劉徹才能保證,即使發生最糟糕的情況。他也能依靠軍隊翻盤。
然後就是東宮,只有東宮支援,劉徹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是大部分的朝臣。
獲得了朝臣的支援,劉徹才能將漢室的全部力量集中成一個拳頭,以鐵拳來對付所有可能的反對者,用血與火來震懾所有的潛在敵人。
不搞定這三者,劉徹就別想搞鹽鐵官營。
而想要說服這三者,策略無疑是很重要的事情。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樣的手段,劉徹還是很熟練的。
周亞夫的話,劉徹現在大概有七成把握能說服他。
至於東宮,加上陳阿嬌和館陶的幫助,劉徹最多也只有四成不到的把握說服太皇太后和薄太后支援他。
倒是剩下的朝臣,只要周亞夫與東宮支援他,劉徹覺得,大概應該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臣會毫不猶豫的高呼萬歲,加入到他的陣營中。
至於剩下的,毫無疑問,當然會被歷史的車輪毫不留情的碾碎。
“鹽鐵官營,總不會比先帝削藩更困難,更危險吧?”劉徹心中想著。
先帝削藩,在沒有他的歷史上,有七國造反,九國參與,前後有十八郡,上千萬的人口舉起了反旗,結果還是三月傳檄而定,所有的反對者都被碾成了粉末。
如今的鹽鐵官營所需要面對的敵人,又能積蓄起多大力量?
商人們的力量,在中國,從來都是一個笑話!
在統治者的專政鐵拳面前,什麼資本,什麼富可敵國,什麼跨國集團,都是紙糊的。
所以,劉徹確信無比,他只要說服了周亞夫,獲得了軍方的支援,再得到東宮的支援和肯定,那麼牆頭草一樣的群臣除了高喊聖明無過陛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
至於商人?
服從,或者死!(未完待續……)
PS:注:西漢的宗廟制度抄襲的是秦制。
秦制與周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立昭穆,不定佚毀。
所謂昭穆,就是父昭子穆,永遠保持神主牌的排序上有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