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內。
而在如今,真理,掌握在弓箭射程範圍之內和騎兵的數量之上。
對匈奴騎兵的數量優勢,軍臣還是很有自信的!
倘若漢朝皇帝不給他這個面子,等於不跟他講道理。
那他就不得不帶著道理,將整個漢朝的北方長城,攪個雞犬不寧。
哪怕是彼此陳兵在長城腳下,相互消耗!
漢朝的長城再堅固,防禦再好,幾千裡的防線,總能有疏漏和突破口。
拼著自己損失慘重,軍臣也會讓漢朝知道,自己是不好惹的!
軍臣就不信了。
他的騎兵消耗大,但漢朝軍隊對峙的消耗,就很小了嗎?
幾十萬軍隊,上百萬的民夫。
要是從冬天對峙到夏天,保證漢朝北方發生饑荒,大量的農田荒蕪。(未完待續。)
PS:先欠2000,明天補上,不能熬夜,熬夜會讓我第二天萎靡~~~~~
嗯,求點月票~
第八百三十六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
散會後,軍臣的心情很難平復。
他滿腦子都是各種糾結的情緒,他看向南方,在遙遠的千里之外,巍峨的長城,如同一道鐵閘,牢牢的守住了世界的分界線。
想拿下長城防線,匈奴人付出的代價,一次比一次高。
五年前,右賢王入侵,好歹還逼近了漢朝的核心地帶,嚇得漢人不得不舉國動員。
五年後的今天,與當年右賢王南侵兵力相當的匈奴軍隊,卻被漢朝人包圍在了馬邑城下。
甚至折損了折蘭部族。
而匈奴騎兵的馬蹄,卻連長城上的灰塵都沒夠到!
長此以往,再過五年,漢軍豈非是能出塞,直逼匈奴的核心,與匈奴騎兵在廣袤的草原上競技?
軍臣的內心,對此憂心忡忡。
然而明知如此,軍臣卻發現,自己似乎對此毫無辦法。
甚至於,他不能將單于庭的主力,放在南方,跟漢朝對峙,以保證草原的安全。
這既是經濟原因,也是政治原因。
在經濟上,匈奴帝國承擔不了十幾萬主力騎兵,長期駐屯在幕南帶來的沉重負擔。
在政治上,軍臣也沒辦法更改自己既定的戰略。
那等於自己抽自己嘴巴,等於告訴其他人——單于犯錯了。
而犯錯的單于,活不長!
在這個世界上,莫說是一國君主了,就是普通人,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公開承認和檢討錯誤的人,也沒有幾個。
而在政壇上,犯錯之後。死不承認,擺出一副死豬開水燙的架勢,哪怕頭撞南牆,也絕不會回頭的個人或者利益集團,從古自今,層出不窮。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如此。
軍臣不會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漢朝皇帝……”軍臣在心裡喃喃唸叨起來。
他明白,且清楚,現在,這個世界的霸權,已經在向漢朝轉移了。
馬邑之戰,以最清楚的事實,告知了每一個人——漢朝已經獲得了在漢匈關係中的主動權。
匈奴雖然依然在騎兵的數量上佔據優勢。
但,匈奴帝國只用幾萬騎兵甚至一個部族的騎兵。就耀武揚威的在長城邊境肆虐,甚至侵奪漢朝邊民的生命和財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從今以後,漢朝不再需要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防備從北方來的騎兵。
他們今天能在馬邑城下圍殲超過四萬的匈奴精銳,明天,同樣能在雲中或者上谷,圍殲相同甚至更多數量的匈奴軍隊。
他們甚至可以將戰火。燒到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