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我認了。後來校長又找,我愛人依然堅持。考試時,我就場場等候在外邊,每當看到吳宋出來。遠遠就看到這孩子輕輕鬆鬆、高高興興的樣子,見面不等我問呢他就說考的好。我感到奇怪了,怎麼場場都說考的好,心想等成績出來再說。吳宋卻笑著說,考前老師說了。每科考完出了考場碰到有人問考的怎樣,就說考的好。我說,那是對所有同學講的,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同學可沒幾個,結果呢,這孩子還真考上了重點。吳宋後來高考,估完分,坐在身邊的我一聽生氣了,與上年的錄取線差不多,也太懸了,責問道,就這麼個成績,還說考的好。隨即拿起吳宋的教科書,才發現了問題,用過的教科書象新的一樣,就好奇地翻起來,一看更加氣道,你怎麼連教科書上的習題都沒做完?吳宋卻很輕描淡寫地回答,夠用就行。分數公佈後,吳宋自估成績剛過二本分數線。我愛人感嘆,這孩子,中考學校不讓報重點,高考又是幾乎踩線,總是那麼晃晃悠悠,讓大人擔驚受怕。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兒子估分卻很準,中考高考自估與實際得分都只差2分,便說這孩子幹什麼都有個準頭,以後也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什麼結果。等吳宋大學畢業考上碩士後,心情激動地對我們說,一年半的時間專門做一件事,那樣的感覺挺好的,卻也有一種虛脫感,再也不想考試了。雖然如此,接著相關專業的各種資格證還是乘勢一考而過,我很感慨道,這孩子幸虧沒有去去拼高考,給自己儲備了後勁啊。

吳為繼續講道,我們從這個故事裡能夠得到什麼啟示?我們講了多少年的減負,效果不理想,這裡面也有個觀念問題,學生自己怎麼對待學習的負擔、壓力。這個故事裡的吳宋,在調節著他自己的負荷,他並沒有去拼題海戰術,沒有長期把自己繃得太緊,事理比較好理解,弓滿易折,或者會使弓失去彈性,他如果拼來拼去會不會也厭學掛科啊。不止一個狀元總結道,任何一本中等水平的輔導書都能覆蓋高考內容的98%以上,每個科目如果能把一本書的習題及其思想方法徹底鑽透,應付高考已遊刃有餘。當然了,做到這個徹底鑽透十分不易,需要一定的重複,庖丁也是在殺了成百上千頭牛之後才能達到目無全牛的境界。不少學生也因此陷入機械重複的誤區,不停地做題,最終卻是收穫不大。我就親眼見過一些學生,習題集一本一本地做,在考試時遇到過幾次的相同型別,甚至是一模一樣的題目卻依然一錯再錯。做題是為了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不是看著一大摞做過的習題集獲取某種虛無的心理快感,哈哈,這些題目我全都做完了。習題像風吹過一樣從腦子裡流過,最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每做一定量的題目,我們都應該稍微停留一下,問問自己在這些題目中學到了什麼,這也是題目在腦海中醞釀發酵的過程。做題、思考、再做題、再思考。這樣迴圈上升的方法是極有效的。也有些學生走上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套路化,或者說是招數化。做了大量的題,有學生就會分析提煉出種種套路。怎樣的題目用怎樣的方法,頗有些見招拆招的味道。應該說,這樣做還是很有效的,比起單純拼題的那種做法高明些,尤其是對付陳題、舊題,高考中也確實會出現這種題目。但是,套路化的最大害處在於它會擾亂你的知識結構,使你捨棄對本質規律的透徹理解,對題目的思考扭曲為一種程式化的過程。高水平的出題者,會將各種題型重新拆分組合。創造出新的題目,套路、招數之類的應對策略就會徹底失靈。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應對高考要以無招勝有招。我講的我兒子,他還是有很高明的地方。他對我曾經說,他特別善於做那種大題,特別是感覺能對付那類模糊的題,初中時一次化學考試竟然考了98分,老師還特意把他找去,誇獎他答得好,超出了老師的想象。這樣看來,他的夠用就行,就顯得有些底氣,有了自信。

吳為講到模糊題,引發了阿輝的聯想,他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