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黎民百姓流離失所、亡於戰亂,我等不能擇易而行,應畏難而上,方顯英雄本色啊!」韓謙笑著說道。
在決定先北後南的戰略方向時,朝中不是沒有爭議。
在收復關中之後,是已經具備伐蜀的條件。
即便說國與國之間以利益為先,沒有太多的道義可言,但梁蜀兩國結盟這麼多年,也可以說是風雨共濟,彼此間牽涉也深,說翻臉就翻臉,事實上極可能在蜀國朝野誘發激烈及普遍的反抗。
或許攻陷蜀地容易,但想要統治好蜀地卻難。
而出兵伐蜀,梁楚和議必然隨之徹底破裂。
梁國即便吞併蜀地之後能立於不敗之地,但後續將同時應對楚軍、東梁軍以及蒙軍三股強敵,整個統一戰事的程序,可能要拖上好幾年才有可能徹底結束。
他現在決定先北後南,看似存在一些不確定的隱憂,但只要能將蒙軍這根最硬的骨頭啃下來,後續就能用多種手段相結合,去解決楚蜀的問題。
在韓謙看來,哪怕將整個統一戰事的程序提前年,哪怕是少打兩三場會戰,都應該儘量去爭取。
這不僅是替楚蜀兩地的黎民百姓考慮,也是為大梁浴血奮戰多年的將卒考慮。
顧騫知道不能勸韓謙從根本上調整大梁的戰略方向,輕嘆一聲說道:「君上還是太仁慈了!」
韓道銘、朱珏忠他們也有很多觀點與韓謙不合,但這些年來不要說雄才大略與韓謙比肩了,比田城、李知誥都有所不足,也不會在韓謙一手定下的大策問題執拗什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