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馮繚卻也沒有隱瞞什麼,直接回答楊致堂等人的疑惑,說道。
「船底本身沒有觸及河床,但尾部繫有巨犁,嵌入河床淤泥之中,所以需要縴夫配合一步步拖拽著前行,才能將河床淤泥帶起來——這幾天巢湖四周接連下了幾場春雨,使得巢湖水位上漲,裕溪河的流速加大,用這種辦法疏灘河道最為省力。待水位進一步上漲,可以用幾艘風帆大船帶動犁船,會更省事一些!」
當世想要大規模的疏浚河道,通常都只能等到秋冬枯水季,徵調民夫截流挖深河床。
這麼做的話,工程量非常浩大。
韓謙當初在五柳溪修分水堰壩、疏灘河道,便是採用此法,一次徵用數千壯年勞力,動靜十分巨大。
而大楚開國逾二十年,也很少有州縣在農閒時節,有能力組織修建這麼大規模的水利工程。
對河道的維護、疏浚,主要是用長柄勺乘舟船行於水中,一點點挖起河底的淤泥。
這個效率低到難以想像,只能用於少量重點湖泊、水道的維護,肯定無法用於大型水利疏灘工程的開展。
韓謙在敘州治政,修造水利,防汛抗洪,向來都是重要之事,但主要河道即便是到秋冬季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進行截斷,傳統的方式又太低效。
好在敘州將吏群體都已經開始習慣於從工程器械的角度思考去解決問題了。
犁船以及一些專用的挖泥船,是敘州這兩年所造的幾種較好用的河道疏浚清淤工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