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頁

傳播開來。

不管是食肆,還是普通人家,做鴨菜的水平大幅提高,刺激得黔陽本地的食鴨規模短時間內激增,僅大半個月時間,就已經需要商販從外地販買鴨子、鴨苗,補充當地的不足。

只是這些都遠不能解決韓謙財源短緊的困境。

他引誘流民湧入敘州的計劃,並沒有從薛若谷、李唐、秦問三人那邊傳出去,潭州那邊沒有絲毫的動靜,但韓謙不能隨便找人放風聲,他要避免這事過早傳入四姓的耳中。

到八月初,看到潭州還沒有動靜,而韓謙口袋裡實在是就剩幾個銅板,他只能更改計劃,找到他折騰過的食肆酒樓,暗示店東家或者介紹到有意願的地主,只需要交給他一筆錢,就可以放手去圈佔城外的荒灘淤地開墾,而只要他老頭子在任上,州縣絕對不會出面干涉。

照前朝及朝廷奉承舊制的慣例,要是三年內都沒有誰出面干涉,開墾的荒地已成熟田,州縣便會預設既成的事實,在更新田冊時予以確認。

世人對土地的情結太濃烈厚重了,再說刺史公子親自出來充當掮客,甚至還以借款的形式留下親筆手寫的字據,怎麼會沒有人動心?

以往土籍大姓擔心圍墾淤地,會令客籍勢力在敘州擴張,州縣也禁止私戶侵佔這些能用以擴大官田、職田的荒淤地,客籍大戶都是小規模的、偷偷摸摸的圍墾荒灘淤地。

只是夏秋季雨水漫漲,不進行大規模的造堤圍堰,僅僅是小片偷墾荒灘,很難儲存住新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