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們一致作證,這不可能集體作偽證,科學是容不得虛假的,

“不跟他們扯了,馬上要飛第二架了,小林,你先去吧!”嚴教授是嚴防死守的替林默擋架,給這些老傢伙們看一眼的寶貝徒弟,已經足夠了。

今天這風頭出的,嚴教授感覺都輕了三斤,走路都飄飄然輕快了不少。

林默看到負責殲…20“威龍”小組的機械師正一路小跑,朝著他招招手,“還有十分鐘,先準備一下。”

“好的。”林默點點頭,對那些國內飛行設計界的老前輩們敬了個軍禮道過會兒就要開始了,我先去了!”

“注意安全!”

“看你的了,小夥子。”

那些專家們也不再纏著林默,而是收起玩笑,開始等著下一場好戲上演。

空重17噸的殲…20“威龍”甚至還比殲…14“鷹隼”還輕上一些,從外觀上看,兩款飛機看上去比較相似,都是採用鴨翼、單座、雙引擎、全動雙垂尾。

不過大的外觀區別是進氣道,殲…14採用機腹下的菱形進氣道設計,而殲…20和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35一樣採用di進氣道,不過區別是殲…20採用的是可調di進氣道,進氣道側面安裝可調檔板,自動根據速度改變進氣量。

而本次試驗的機型,幾乎都清一色使用了專門適用於雙髮式戰鬥機的…15向量推進引擎。

此外殲…20幾乎全身佈滿相控陣天線(主翼、尾翼、機頭及機身多側),具備全息感知能力,擁有出色的自主格鬥能力。

從細節反應出殲…20對氣動力佈局的設計達到了極致,是一款偏向於氣動力優勢的空優重機型。

可以說從殲…10開始,中國就已經追趕上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戰鬥機水平,而殲…14和殲20基本上與美俄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機保持效能一致,甚至還佔有區域性優勢。

唯一的缺陷可能於發動機,這是歷來的短板,良品率很低,一直困擾著國內的航空工業生產廠家,這一點連林默都深有體會,往往訂製一個成品,會報廢數十個工件,直接導致成本高得嚇人。

殲…20的駕駛艙操作控制加精簡,兩塊拼接的觸控主螢幕實現按鍵,並採用光傳作業系統,以光纖代替電線線路,不僅強度牢,不易受干擾,而且小巧節省空間和重量。

林默的正版“妖孽”圖紙上正是採用了光傳作業系統,可以承載大量的資料。

而且未來的可擴充效能可以得到極大提升,這也是林默對現有技術無法一次性完成圖紙的妥協方式,畢竟這只是一個夢想機型。

透過黃金鍍膜座艙蓋,林默看到地面的一切迅速縮小,因為採用一樣的發動機,升空能力殲…20和殲…14,基本上區別不大,但主翼面積還要大上676平方米,巡航音速和大音速都相對提升

1

2

第二百一十七節

機動雜貨鋪子開張大吉

第二百一十七節

機動雜貨鋪子開張大吉

第二百一十八節 … “獵雀軌跡”

事實上第四代機之前,很多老飛行員都和林默一樣,喜歡用航炮解決戰鬥,畢竟導彈數量有限,混戰中,特別是密集的機群裡用導彈不太明智,而航炮是近距離解決戰鬥的利器。

實戰中,以戰鬥機間的速度,兩機接近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導彈有攻擊包線環的死角範圍,也許殲…20會配備加先進的導彈和火控系統。''

這種設計應該也是一種技術妥協,直接遠端打擊殲滅對手,如果真要近身的時候,要不導彈打完了,要不對付的敵人太多,基本上對手用不用航炮,終結果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