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
打退契戎大軍之後,幽薊之地呈現一片輕鬆喜悅,整個平戎軍都身在歡呼和激動中。
不過林蕭並沒有就此高枕無憂,他在犒賞了大軍之後,便立馬又開始整軍,把參軍部招募的新兵分配到各軍,補充滿各軍兵額的同時,命令各軍加緊訓練。
因為林蕭很清楚,契戎根本不會輕易就此放棄幽薊之地,他們只是暫退,一旦契戎穩定了內部,他們很快就會捲土重來,再次大兵壓境。
所以,林蕭不敢有絲毫懈怠。
此外,在整軍的同時,林蕭也開始把重心轉移到幽薊之地的發展建設上來,準備趁著契戎內亂的喘息之機,大力發展幽薊之地,增強幽薊之地的戰爭潛力。
當然,林蕭要大力發展幽薊之地,還為了養兵!
如今的平戎軍有近十三萬,其中朝廷答應撥付十萬人的糧餉,其餘的由幽薊之地的賦稅補足。
可幽薊之地幾經戰火,又被契戎壓榨厲害,早就民不聊生了,賦稅已不太理想,更何況地方的發展也還需要大量銀子。
再有,朝廷雖然答應給平戎軍撥付十萬人的糧餉,但那是普通邊軍的標準,平戎軍的待遇可是要好上許多,這部分的差額都需要林蕭自己想辦法。
所以,林蕭不得不想辦法去發展幽薊之地了,以供養自己麾下的平戎軍!
總歸就是一句話,幽州是林蕭的封地,幽薊之地現在在林蕭的管轄範圍內,這些地方發展得越好,林蕭的實力就越強!
對此,林蕭從頭開始,首先便為幽薊之地改名,並建立組織架構。
在契戎的治下,幽薊之地名為南京道,林蕭按照大夏的規制,把它改路,名為幽都路。
幽都路的治所在幽州,歸平戎王府統御。
平戎王府下面,設平戎軍統帥府和轉運司,分別主管幽都路的軍事和民政,各司其職。
此時,林蕭就身在轉運司衙門內。
幽都路的轉運司衙門位於幽州城內的平戎王府附近,是原來契戎管理南京道的留守司。
在轉運司衙門的一間議事堂內,林蕭此時坐在主位上,前面則站著朱璇璣和李延儒等一幫官員。
朱璇璣現在是平戎王府的長史,協助林蕭處理各種事務。
李延儒則被林蕭強行升官了,之前是雄州知府的他,被林蕭暫時任命為了幽都路的轉運使,負責整個幽都路的民政。
反正林蕭身負統御幽都路的皇命,幽都路又是初創之地,這裡的大小事務都是他說了算,自然有資格暫時任命地方官。
更何況林蕭已經向朝廷遞了舉薦李延儒的奏表,只要不出意外,李延儒以後的位置就是這個了。
而自從林蕭率軍北伐,李延儒便跟朱璇璣一起負責接收佔領之地,待收復整個幽薊之後,也是他在構建幽都路的地方管理體系。
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熟悉幽都路政務的人,林蕭自然要留下。
這會兒,李延儒便在向林蕭彙報整個幽都路的情況:
“幽都路轄下共有十州、三十二縣,各縣已初步建立了簡單的縣衙,根據契戎留下的戶籍,幽都路原本有人口二十八萬餘,分別為漢、契戎、奚、渤海、女真等族,漢族佔絕大多數,不過這已經是數年前的統計了。”
“近幾年因為頻繁的大戰,大量百姓死亡,在我們收復幽都路後,又有大量契戎百姓北逃,如今各縣統計下來,整個幽都路還剩十九萬餘人,三萬多戶,少了近三成。”
“現在,因為戰亂,土地荒廢,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飢不果腹,不說能收上來多少賦稅,若是官府賑災,怕都要花不少錢糧!”
說罷,李延儒滿面愁容。
而林蕭和朱璇璣兩人,此刻也是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