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出隋末亂世的境地,據守瓦崗也不能算是一個敗招。總體來說,翟讓首領是個守業型。而不是建功立業型的統帥。”

李棟看了李密一眼。語氣溫和地說:“而你是蒲山公之後,素有大志,屬於攻城掠地型的首領,這是你和他的不同之處。你的進取心遠超翟讓首領。這是你的長處。可你沒有考慮過,你帶領瓦崗如果戰敗了,會有怎樣的下場?恐怕想守瓦崗這一畝三分地兒也不得,身無立足之寸土,談何襲取天下?”

“你在瓦崗一直得不到人心。也不受重用。因為你和最高領導人的理念不一致,也和大多人的理念不一致。受到排斥也是應該的。但從今天開始。你便不用和翟讓斤斤計較,那些已經隨風而逝的煙塵,他們都是過去式了。日後有你用武之地,大幹一場。”

李棟面對三個人侃侃而談,透過穿越前對史料的掌握,和眼前瓦崗的情形的結合,李棟的話句句在理,鞭辟入裡,像一個巨大的棒槌敲打著李密的心扉。驚動他的心,使他認識到從隋煬帝不喜歡他,把他從親兵隊伍中踢出去,楊玄感不信任他,第二次把他踢出局,到了瓦崗仍然不受翟讓重用,但翟讓卻沒有把他踢出局,只是不採用他的計策而已。

相對與隋煬帝和楊玄感,翟讓待他還算溫和一些。翟讓等只不過是綠林好漢,能引來李密這樣的蒲山公之後,那自然是瓦崗的一份榮耀,一張招牌!這就是翟讓留住李密而不趕走他的主要原因。總體來說,翟讓對李密還是有一定的恩情。

李密被李棟一番話說得心服口服,汗顏不已。李密對翟讓確實有很多不滿,但想殺翟讓的想法卻從來沒有,哪怕一丁點也沒有。經李棟這一開導,站在翟讓的角度審視整個大隋局勢,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審情度理,便理解了過去一切事理,心理上疏通不少。

李棟和李密這次談話,已屬第二次。第一次談話,二人是在大海寺。當時李密盜取了李棟懷裡的假手槍,折騰來折騰去,也沒鬧出個明堂。

他們二人越談越有勁,一直談到深夜還不覺得累。

李密向李棟建議,瓦崗一眾首領,分別什麼性格,有什麼強處,有什麼弱點,以後用他們的時候,怎麼用才能用得順水。李棟聽了以後,便對他們都歸了類。

單雄信、王伯當等人和程咬金、羅士信、劉黑闥都屬於憑力氣攻取型的戰將,李密、黃君漢屬於有勇有謀的戰將,和秦瓊、杜伏威、竇建德等人一個型別。賈雄和徐世績屬於謀略型的智將,而翟讓、李密、杜伏威、竇建德等眾人則又屬於統帥型的,有一定領導才能的將領。

這裡面有很多人都屬於複合型的人才,既可拿出去攻城掠地,又可以統帥三軍,還可以據守關要,與敵周旋。李棟便覺得自己也是一個複合型的統帥,能攻能守,用智用武都可以和眾人比一比。只不過在某些方面比有些人弱一點點。最關鍵的是,李棟覺得自己身為穿越的後人,在瞭解掌握這一段歷史的基礎上,能夠把握全域性,更符合一個複合型統帥的角色。

當李棟和李密二人談到夜半三更的時候,精神振奮不知疲倦。可是談著談著就談不下去了。羅士信歪倒在床榻上,開始還只是打盹迷迷頓頓,似乎不勝睏倦的樣子。可是越演越烈,最後乾脆歪在一邊打起了呼嚕。擾得李棟和李密實在談不下去。程咬金也好不到哪裡去,半閉著眼睛似睡非睡,想聽聽不大懂,不聽還覺得對不起眼前兩位的精神頭,憑著一股精神頭只硬撐著才沒有躺倒。

李棟伸個懶腰,對李密說:“你看看這兩頭豬,對我們的談話不感興趣,已經睡著了。天色也不早了,明天還有事情,我們明天再談!”

李密誠惶誠恐,起身說道:“李某自視讀書甚多,今天才大開眼界,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有打擾,甚感不安,改日再來聆聽你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