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身前、身後打量半晌,密林裡連個採藥打獵的人也沒有,大概是周遭百姓聽說這裡最近惡戰,沒人敢於冒著生命危險來這裡謀營生了。可道士為何說不能被他人聽了去?
“這四周一個人也沒有啊?仙師怎說被他人偷聽了去?”
“廢物!立地三尺有神靈,不要只看身邊無人,便以為不會傳了出去。這山裡有山神,就是那土地也有神靈。我若是把天機洩露給你,被人在背後閒言碎語,會壞了我的修行和道行。這是斷然不可的。”道士凜然而語。
“弟子受教匪淺,謝謝仙師指點。但不知下面要講些什麼?”李棟問道。
道士滿意地看了一眼李棟,不似剛才那麼嚴厲,緩緩而談“混沌初始,輕而清的上升為天,濁而沉的下降為地。天似蒼穹,形如圓鼎;地形如蓋,伸展四方。混沌初始,道便與天地共存,休慼於共,息息不滅,歷數萬載而不輟。宇宙之大,莫如四極;天地之微,莫如秋毫毛髮;而道卻無所不在,無所不存,無所不極,無所不達。”
“道既指天道,又指人道。天道即自然而之存,歷萬古而顛撲不破。人道乃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而已。天道無所不在,人可以感知,可以觸控,也可以加以任用。順天道者倡,逆天道者亡。人行天地之道,當奉天道而修人道。人道者,事君孝親悌手足,為官者當倡廉明,恭謹愛民,為民者當功勞而不惰,自足以足人。”
說到這裡,道士稍稍加重語氣,以引起李棟的警覺:“為兵者當奮勇直前,縱使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亦萬死而不辭。為將者當左右軍事輜重,計劃敵我雙方詳情,斷然不可粗率魯莽草草了事。”
“這乃是人道綱常。即便為兵為將者,王命在身而不得不去殺戮,也亦奉天道而行,不能逆天而起。道即萬物,上天有好生之德,從萬物誕生之初,便註定了其因緣生果。有怨者報怨,有恩者報恩,有德者以直報之,有仇者以仇報之。”
“那張須陀前世乃受暴亂而亡之帝君,此生便託生為勇猛戰將,殺盡亂民以洩其私怨。因冤孽深重,自當於前日血戰而亡,使其感悟天道輪迴,世間絕無全然的公平,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他前世的死是因果循定,這一世仍然循定因果。這乃是天道。”
道士突然厲聲厲氣,大聲斥責:“而你,憑仗身有奇遇奇材,竟然不顧天道綱常,拯救張須陀於垂垂將死之身,使其苟延殘喘,身存而意冷。你逆天而行,大禍不久將至咦,你可曾知道?”
李棟聽完道士所說,唬得心驚肉跳,全身涔涔而汗流頰背,不覺手足冰冷,不能自己。(未完待續。。)
第217節:見首不見尾
“仙師一語點醒夢中人,使弟子汗顏不能自己。還請仙師指點迷津,使弟子遵循天人之道,履行自己的本職,不至於誤入歧途,做那傷天害理的事。”李棟向道人請教。
道士發了一陣子脾氣,見李棟的表現始終都很有禮節,不因責備而有所不滿,心裡大概高興李棟能做到這些,微笑著緩和了語氣:“要是說到如何去行天道的事。具體說還要依靠你本人的領悟。”
“我很是知道你連續遇奇,提醒你一句,要特別注意,特別提防西金和東木顛倒的事情。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血腥的殺戮以及為一己之利而戕害四方。是殺是活,是留是走,全在你一念之間。即是老夫,將來也要委身於你的殿下,請求你的庇護。”
這次李棟深深不解了。這道士飄逸若仙,反來救自己保護他?那西金和東木這個世間,絕無第二個人知道,他又是怎麼知道的?按照正常歷史發展,隋亡以後就是唐盛,李淵當擁有幾百年的大業。他難道看不穿看不破?為何明明知道五行之說,還要我手下留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