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高層還有意識地限制了水雷的佈設範圍。
1914年8月5日英德兩國進入戰爭狀態。隨後成群結隊的德國雷擊艦和掃雷艇在輕巡洋艦的帶領下駛過赫爾戈蘭灣空蕩蕩的水面時,卻詫異地發現預想中的敵人“近程封鎖艦隊”根本就不存在而根據潛艇發來的情報,德國人隱約的猜到了英國艦隊正有意識地脫離接觸,以免被消耗。不願善罷甘休的德國海軍決定堅持既定的消耗戰思路,將戰線向外延伸,找到並緊緊咬住英國艦隊。在佈雷艦和潛艇遠赴英國海岸的同時,輕型艦艇的防區也漸漸擴大,但仍然不見英國人的蹤影。
隨後發生的第一次赫爾戈蘭灣之戰、多格爾沙洲之戰和日德蘭大海戰對於德國的海軍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日德蘭大海戰德國公海艦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勝利,成功的打破了英國的海上封鎖,但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德國人自身的損失也非常大,雖然戰列艦隊的主力四艘“國王”級戰列艦和四艘新銳的“拜恩”級戰列艦都還健在,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還是為他的心肝寶貝蒙受這樣的損失而感到痛惜不已。日德蘭海戰結束後,為了儘快的結束這場曠日持久“讓德國把血流盡”的戰爭,威廉二世一度想要利用德國海軍所取得的海上優勢在英國本土實施登陸作戰,但隨後中美日三國海軍進駐英國讓威廉二世和他手下的將軍們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雖然成功的打敗了英國皇家艦隊,但英國皇家艦隊仍然還保有一定的實力,並且得到了日本艦隊和中國艦隊的支援,而對於和英國一直聯絡緊密的美國人自年以來一直大力建設的“兩洋海軍”,威廉二世並沒有一戰而勝的把握。
在西線陸戰勝利在望的前景下,威廉二世不願意再讓實力相對陸軍較弱、缺少勝算的德國海軍承擔風險,在他看來,在德國陸軍打垮法國之後,一支實力完整的德國公海艦隊將成為對英和談的重大砝碼。基於這一點,威廉二世下令德國艦隊“保持攻勢的同時,儘量避免可能導致更大損失的作戰活動”。雖然在日德蘭海戰之後,德國艦隊又多次出擊,掃蕩英國海岸,給英國的造船工業以很大的破壞,但這些勝利對於改善德國的戰略環境所起的作用有限,威廉二世所提出來的這個“保守的進攻”戰略實際意味著由提爾皮茨熱情倡導、德國海軍為之精心準備十餘年的“內線削弱——主力決戰”計劃在開戰後僅僅實施了不久便不幸夭折了,取代它的是有些三心二意的“避戰保船”和繼續擴大的潛艇戰。此後,受發生在東方的曹妃甸海戰影響,德國海軍在赫爾戈蘭灣內佈設了大量的水雷,以膠輕型艦艇原本喘不過氣來的巡邏大大減少,釋放出來的兵力投入其他更為急需的任務,戰列巡洋艦隊從此不熄火地在傑德河口待命,並始終保持一個戰列艦中隊處於戰備狀態;單艦作戰也被嚴格禁止。這一變動剛剛開始實施確實給英國人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在日德蘭海戰遭受重大損失的英國皇家海軍在得到了盟友的支援之後,重整旗鼓,企圖再次突入赫爾戈蘭灣對德國海軍進行偷襲伏擊作戰,這一次的行動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計劃嚴密,兵力充足(協約國艦隊的全部主力都參加戰鬥),希望能誘出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然而德國人已經對英國人的計劃有所察覺,擔任誘敵任務的英國艦隊始終沒有遭遇到一艘德艦。而英國人又計劃在另一個時代故伎重演,但在計劃過程中卻收到了潛艇的報告,稱在港灣內發現了大量新佈設的雷區,使得英國人隨後取消了這種“誘敵——伏擊——聚殲”的計劃,轉而一心一意的等待重新獲得優勢的兵力,同德國人再打一次華麗的艦隊決戰。
對於威廉二世保守的海軍戰略,德國公海艦隊的很多將領並不認同。他們很清楚,由於不列顛帝國掌握著全世界最龐大的造船工業,以及鉅額的財富,重新變出一支更強大的戰列艦隊只是時間問題,更何況他們還有美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