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永琪知道自己被封為太子,感覺很是惶恐。 “皇阿瑪正當壯年,身體康泰,如日方中,不必急著立繼承人。”他跪辭道,“何況兒臣才幹平庸,德行不修,比不上諸兄弟,因此懇請皇阿瑪收回成命。” 自古太子難當。康熙年間,太子胤扔做了幾十年太子,還不是說廢就廢了。 而項南又是出了名的鐵血無情,殺人不眨眼。不比康熙仁慈寬厚,待人從優。一旦犯錯,怕是懲罰會更厲害。 永琪雖也有繼承皇位的心思,但是如今被選上太子,卻也是戰戰兢兢,沒有絲毫喜悅之情。 “糊塗,立儲乃國之大事,能輕易收回的麼。”項南見狀呵斥道,“朕定了你就是你了,你當朕是老糊塗麼,連哪個兒子能幹,哪個兒子平庸,都分不清麼?” “兒臣不敢。”永琪連忙道。 “起來吧,以後隨著朕做事,朕要把該交代的,都交代給你。”項南又道。 永琪立刻點點頭。 …… 海蘭對項南封永琪做太子,也很是不安。 因為她和如懿是好姐妹,她一直以為,貴為嫡子的永璂才是將來繼承大統的人,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跟自己好姐妹的兒子爭權,所以她也勸項南更改太子人選。 “你真是婦人之言。立儲之事,國之根本,豈容隨意更改。”項南聽她這麼說,忍不住呵斥道,“永琪的才能勝過永璂百倍,只有他才能繼承朕的大業。你只顧姐妹之情,不顧家國天下,真是愚不可及。以後朝中大事,不許你再置喙。” 海蘭被項南一通呵斥,頓時也不敢再說什麼。 倒是如懿勸她,“不要在意這件事,我也不會怪永琪,永琪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他能當上太子,我也替他高興。 再者,我也不希望永璂當太子,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做個王爺,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海蘭聽如懿這麼說,方才放下心結。 …… 隨後,項南便將永琪帶在身邊,教他如何站在帝王的高度,管理整個國家。如何管理臣子,如何篩選能臣,如何避免犯錯。 其實只要管好了人,這國家就管好一半了。 但管好人,偏偏又是最難的事。多少皇帝就因為沒管好人,結果不僅自己丟了性命,而且把祖宗基業都給斷送了。 比如曹睿就因為託孤不當,沒有看出司馬懿的狼子野心,導致江山易主;李隆基寵信楊國忠、李林甫,令得奸臣當道,朝綱紊亂,最終導致安史之亂;萬曆皇帝在位期間黨爭不斷,內鬥不休,虛耗嚴重,令大明國力持續衰退…… 這些都是因為皇帝無能,沒有管好臣子,以至於朝綱動盪,社稷不穩。所以要當好皇帝,治人為第一要務。 項南隨即將自己所會的鑑人之法告訴了永琪。 他久經江湖,不僅學過胡家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更學過張家的《金點秘傳》,其中就有相物鑑人之法。 何人心善,何人心歹,何人是能相處的君子,何人是敬而遠之的小人,何人能託付重任,何人會攬功諉責……都能鑑別出來。 而且這份本事,就連陳瞎子陳玉樓也會。他能透過察言觀色、日常舉動,看出一個人的志向、心胸。是目光短淺、貪功好利,還是志向遠大,高瞻遠矚。 像羊二蛋、老羊皮兄弟倆,就被他看出是有賊心、賊膽,可惜氣量狹小,眼界不高,只會算計別人,卻不肯與人方便。這樣的人沒什麼大出息,只會成為別人的奴隸。果然,倆人最後都被他說中了。 除了鑑人之法外,項南還把今後要注意的事項,全部告訴了永琪。 比如歐洲一定要繼續推行愚民政策,絕對不能允許他們翻身;美洲那邊時不時要敲打一下,那幫清教徒一眼看不住就麻煩了; 還要警惕宗教在中亞、西域的滲透,該殺就要殺一批,最好讓他們再改信佛教。畢竟佛教相對平和多了; 注意國內的資產階級,該敲打就敲打,絕對不能讓他們染指權力,掌握先進武器。尤其是最先進的技術,一定要由國家掌控才行…… 另外就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提振經濟,發展教育,推動科技,改善民生,整頓吏治……這些事,只要能做好一樣,這個國家就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