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又道,“少數服從多數,既然大多數同志都同意,意見都一致,楊市長的提名就算是透過了……來,大家鼓鼓掌。”
熱烈的掌聲響起,安在濤一邊鼓掌一邊與楊華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
…………楊華關於市長助理人選的提名在市委常委會得到了透過,而旋即,楊華委託常務副市長馬曉燕組織了小範圍的公開選拔,四人經過了一系列組織程式和公開面試答辯,鄒廣平、薛烈、張致恆三人脫穎而出,發改委主任周雲面試分數稍稍差一點遺憾落選。
三個新的市長助理走馬上任了,但市裡報到省裡去的四個副市長提名人選卻沒有了下文。
安在濤雖然有心去省裡探聽一下訊息,但轉念一想又放棄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2005年的冬天就悄然過去,過了元旦,從2006年一月一日開始,房山市的全民免費醫療就正式推行了。
這個冬天對於安在濤來說,是一個非常緊張和忙碌的一年。
他不僅要維持市委的日常工作,還要鞏固前一段時間推進的行政改革和車改成果,還要抓好以“市南棚戶區改造工程”為代表的幾個大的工程,同時還要主持全民免費醫改工作的籌備組織,忙得是腳不沾地。
忙起來,他能有好幾天都吃住在辦公室裡,連家都回不去。
經過了這麼一段時間的事實檢驗,房山市委市政府機關幹部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工作狂人。
作為房山市委書記,安在濤變成了工作狂人,這對下面的幹部們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領導一忙,下面的部門當然就會跟著更忙。
第684章【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上
2006年2月21日上午,安在濤坐在辦公室裡看報,從《東山晚報》上到了《東山晚報》記者來房山採訪全民免費醫療的一篇重磅報道——《房山免費醫療該何去何從?》他是媒體人出身,曾經是業內知名的新聞記者,一看這篇報道的新聞標題,他馬上就判斷出這是一篇帶有負面質疑色彩的報道,因而就皺了皺眉,認真看了下去。
“1月1日,在醞釀了半年之久後,《房山市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如期推行。
這項被媒體稱為‘開國內先河’的醫療保障制度推行近兩個月以來,讓全體房山人民真正體會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實惠,但是,公眾道德風險卻又把政府推上了一個尷尬的位置……”“與國家新醫改數年仍難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數月前房山醫改政策帶著‘免費醫療’的字眼橫空出世,博得了萬千期許和讚揚。
然而,如今這項被媒體稱為‘開國內先河’醫療保障制度,卻面臨著‘有病的住不進去,治好了的不出院’實施倆月疲憊不堪、政府財政難以為繼的尷尬處境。”
“據房山市衛生局的相關統計,全民免費醫療模式執行的首月,累計接收住院患者9070人,市內定點醫療機構總住院費為1200萬元,住院費報銷900多萬元,人均報銷1001元。
另外,轉市境外醫院治療的患者共有260人,按估算,還有550萬…700萬元尚未報銷,預計,3月份全民免費醫療報銷總額在1960萬元左右……長期推進下去,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房山市財政的壓力之大無法言表……”“受到免費醫療的誘惑,大量的求醫者湧入市級定點醫院,其數量超過了能夠估計到的最高數量。
幾天裡,記者來到光明路中段的房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巡視看到,該醫院的第二醫院,病床同樣滿員,為了接治住院病者,醫院只好在走廊裡安置了不少病床。”
“求醫潮規模龐大,病床一下成了稀缺品,由於無法給求醫者提供住院病床,許多亦應住院的病人神情黯然地在醫院裡等待、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