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御駕斷糧。
當時大軍所需的糧草是由兵部排程的,別鬧錯了,這事,不歸戶部管。而英宗北伐,帶走了兵部尚書,當時兵部的主事人就是于謙。
也就是說,于謙從宣大榮升兵部侍郎。第二年也先犯邊,然後英宗率軍北上,由於謙提供糧草,但是于謙斷了英宗的軍糧,接著英宗發現也先對自己的地盤比自己還熟悉,而且宣大守軍不約而同的拒絕了救援自己。
除了于謙,誰能做到?
除了于謙的證據之外,文章中還引用了幾個隨駕出征的文官的年譜和筆記作為旁證。這幾個人雖然官職、部門、履歷、籍貫不同,但是卻不約而同的在出徵之前拜託同僚和朋友一件事。給自己寫墓誌銘或者是祭文!這分明就是知道這一去有死無生!要先把後事安頓好的節奏!
有了犯罪條件、作案動機了,那麼。他的犯罪目的何在?顯然他不想改朝換代,但是,他的目標卻是改變朝中的權力架構。
大明朝廷的權力結構。在朱棣的好孫子朱瞻基同學的一番折騰下,從他父親在世時的三楊獨大,逐漸變成了皇帝籠絡太監和勳貴集團來對抗朝中文官的局面。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局面達到了極為微妙的平衡。
而於謙這番作為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這個平衡。
這場戰爭,皇帝吃了悶虧,成了韃虜的俘虜,名聲大跌,雖然僥倖奪回皇位,但是聲望也是不復從前。而太監更是被當成了靶子。背上了千年黑鍋。而勳貴集團,張輔朱勇這群老臣紛紛折損。成了土木堡忠烈祠中的牌位,導致勳貴集團的勢力突然產生了斷檔。(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到土木這個小村子去看看,裡面到現在還有忠烈祠,裡面供奉著土木之變殉國的大臣牌位,幾乎都是勳貴,文官即使有也是級別很低的人物。)
皇帝實力大跌,太監集團實力幾乎跌倒低谷,勳貴集團青黃不接,那麼朝中的文官集團呢?
面對這個尷尬的局面,新上任的朱祁鈺除了依賴文人也幹不了別的。至此,大勢不可逆轉,文官徹底取代了勳貴和太監成為了明帝國的統治者,而他們也吸取了于謙被殺的教訓,從此以後,從九邊到京營再到錦衣衛,到處佈滿了文官的勢力。
這份無頭帖子,幾乎是一夜之間悄悄出現在了京城勳貴、宮中有頭面的大太監們的案頭,起初驚嚇得這些人渾身直冒冷汗。手中的這份無頭帖子幾乎就是一個燒紅的鐵丸一般燙手,令他們第一時間想把它丟出去。
但是,存在決定意識。作為勳貴、太監在這場博弈之中失敗者的繼承人,他們還是將信將疑的仔細閱讀起這份文章來,有人甚至找來了當時的地圖加以印證,越看越覺得毛骨悚然!
原來,往日裡在朝堂上那群溫文爾雅的文官,私下裡竟然是如此狠辣歹毒的貨色!
這份挖墳貼,無異於將勳貴們的傷疤揭開,指著上面血淋淋的爛肉告訴他們,殺死他們祖宗的大仇人,並非是瓦剌騎兵,而是他們的朝中同僚!
而太監們,從王德化、王承恩到吳良輔這樣的有臉面大太監,心中無不惴惴,原來當年老祖宗魏公公那樣對待東林也是有他的苦衷的!
透過與南粵軍的各種貿易獲得了巨大經濟收益的勳貴和太監集團,看看手中的銀元,再看看文官的老祖宗們的作為,越看被江南文人在報紙上大罵的寧遠伯李守漢越覺得是天生的盟友。
“主公,照您的吩咐,咱們已經將帖子透過咱們的暗樁眼線悄悄的發給了京城勳貴和太監們。屬下自作主張,命人在崇禎的御書房裡也悄悄的放了一份,讓他看看,他到底應該相信誰!”
濟南的行轅當中,剛剛從京師完成了挑撥勳貴太監兩大集團同文官集團關係,哦,不對,是拆穿文官集團和讀書人面目任務的情報頭子木牙狗,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