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港臺演員的片酬太高,演技一般,價效比過低。
林子軒對港臺演員的高片酬不以為然,如非必要,他不願意使用港臺演員。
徐立公想把拍攝地點放到寶島,那裡是他的地盤,可以動用大量的資源,節省成本。
林子軒堅持在大陸拍攝,大陸的風光景緻和歷史底蘊不是寶島能比的。
這次的交談除了大家都有意拍這部片子外,沒有取得任何的共識,或者說是不歡而散。
林子軒清楚這只是一次試探,如果他太好說話,對方肯定會得寸進尺。
談判就是一個互相妥協的過程,有的地方妥協沒關係,但在關鍵的地方要堅持到底。(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一刻
因為身份被披露,葛尤和林子軒接到不少邀請,參加各種名目的酒會。
這段時間可能是香江舉行酒會最多的時期,有點像是一種狂歡,在演藝圈裡最為盛行。
香江不僅是一個繁忙的金融城市,還是一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大都市。
在國內的人看來,這就是腐朽的資本主義社會,貪圖享樂,金錢至上。
事實上,貪圖享樂的只是上層社會,大部分香江人還是要老老實實打工,養家餬口。
由於盛情難卻,他和葛尤參加了一場名為迴歸之夜的酒會,除了香江演藝圈的人,還有不少的社會名流和西方人。
林曉玲對香江的酒會很有興趣,也跟著過來看看。
酒會上到處是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他們用粵語或者英語交談著。
“這洋酒一般,喝不慣這個味兒。”葛尤端著酒杯,嚐了一口,評價道。
“尤哥,在這兒的感覺像不像香江的電視劇,好像導演不喊停,這幫人就會一直這麼演下去。”林子軒調侃道。
在他看來,這個酒會非常的西方化,或者說是虛假。
還不如找個小飯館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一頓,這是京城的方式,平民化。
只能說兩座城市的生活方式不同,林子軒看不慣這幫人的做作,他們或許看不慣林子軒的做派,認為是來自內地的暴發戶。
林曉玲端著酒杯轉了一圈,回到林子軒身邊。
“還以為多好玩呢,忒沒勁,那幫女人真矯情,沒事還用英語交談,欺負我聽力不行是吧。”林曉玲抱怨道。
“早說不讓你來了,無聊了吧,還不如在酒店看電視呢。”林子軒數落道。
“我其實在做一個研究,想知道他們現在是什麼心態。”林曉玲認真道,“香江迴歸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會對香江方方面面都有影響,我想拍一個真實的香江,不能光采訪普通市民,還有這些名人。”
林曉玲這些天和那位二十歲的女導遊打成一片,兩人沒事就帶著攝像機在街上晃悠。
打著電視臺記者的旗號採訪各種人物,林曉玲拿著攝像機,讓小導遊冒充記者,小導遊覺得好玩,就和林曉玲一起瞎鬧。
這時候,香江記者雲集,這種街頭採訪並不少見,也沒人來管她們。
林曉玲想拍香江迴歸前夕本地人的心態,她以前做過紀錄片,覺得這個切入點不錯,在這種大背景下,每個人肯定會有所觸動。
在她採訪的那些人中,大多數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有人覺得無所謂,反正都是要賺錢生活。
林子軒沒有阻止林曉玲,對於導演來說,這相當於是在蒐集素材,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轉化成一部電影。
酒會上,林子軒倒不是一無所獲,也認識了一些人,不過都是泛泛而談。
比如一位叫做芭芭拉羅賓遜的西方女人,這人以前在香江一家電影公司工作,正是這家公司投資了張億謀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