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種詆譭名譽的事情,第一時間報警是對的。
先立案,後偵查,再向法院起訴,要求道歉賠償,這是正常的司法程式。
110接線員顯然很少接到此類警情,事關政府部門,不得不小心行事,先行核實張俊的真實身份。
張俊實名報警,說出了自己的身份證號,工作證號,以及擔任的職務。
接線員聽說是臨溪市的市長報警,很是驚訝,詢問張俊投訴的物件是誰?
張俊說出京城某家報社的名字,又說明對方在哪天發行的報紙,哪一版面發表的文章,署名人是誰,說這篇文章的內容,嚴重汙衊和損害了臨溪市和臨鋼集團的名譽和權益!
他怕接線員不重視,著重說明了一下手撕鋼對我國的戰略意義,直言自己懷疑寫這篇文章的人,是不是國外派來的間諜!
這個事情的性質就很嚴重了!
雖然這只是一家地方性質的小報社,但在首善之都,其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再加上現在很多報社都有網路版,文章會在網路上發表,有人會進行轉發,傳播速度極快,影響力不容小覷。
張俊報完警後,便來到附近的報刊亭,買了幾份那家報社當天發行的報紙。
然後他打電話給臨溪市委書記李向東,彙報了此事。
李向東聽後,大感震怒,難以置信的道:“張俊同志,此事一定要嚴查到底!要讓他們公開道歉,做出鉅額賠償,賠到他們傾家蕩產!”
張俊說道:“書記,我已經在京城當地報了警,後續調查可能還需要時間,我們臨溪市委市政府,可以透過司法程式,向某報社發出律師函,同時向法院提交訴訟請求。”
李向東沉聲說道:“好,張俊同志,我們這就行動。你人在京城,是不是可以出面跟那家報社當面洽談一次?如果他們能做出更正,公開道歉並做出合理的賠償,那我們可以免於起訴。”
張俊答應道:“行,那我這就找他們理論!”
結束通話電話後,張俊率人前往某報社。
這家報社位於建國門內大街,屬於一家新聞傳播公司所有。
張俊等人乘坐電梯上樓,來到報社的辦公場地。
這是一座寫字樓,同一樓層有一家或者多家不同的公司。
電梯裡標有指示銘牌。
這家報社規模還算可以,佔據了整整一層樓的空間。
張俊他們走出電梯,便看到了報社的前臺接待大廳。
前臺小姐禮貌的問道:“先生,請問辦什麼業務?是要登廣告嗎?”
張俊沉著的問道:“請問,楚天笑同志在嗎?”
前臺小姐愣了愣,笑著問道:“我們報社沒有一個叫楚天笑的人。先生,你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張俊不動聲色的道:“他在你們報紙上發表了文章,署名楚天笑。”
前臺小姐流利的答道:“哦,這樣啊,我們報社的很多文章,都是特邀作者撰寫的,他們並不是我們的簽約作者,也不會在咱們報社辦公。你說的這位楚天笑,就屬於這樣的人。”
張俊問道:“那你們有他的聯絡方式嗎?”
前臺小姐搖頭道:“對不起,先生,作者的個人資訊,屬於公民隱私,我們並不知情,也不可能向外人透露他們的資訊。”
張俊微微蹙眉,沉著臉問道:“請問你們報社領導在嗎?”
前臺小姐似乎有些警覺,問道:“先生,你要辦什麼業務呢?我們報社領導有很多位,他們分管不同的工作。”
張俊沉著的道:“我找你們社長,有很重要的事情洽談!”
前臺小姐微微笑道:“對不起,我們社長不在。”
張俊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