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恣意妄為’,還有沒有資格母儀天下?”
見皇后色變,繼續問道:“若賣官於敵國奸細,又該當何罪?”
皇后猛地站起,戴著金玉護甲的手顫巍巍地指向兒媳:“你胡說”
“臣媳有沒有胡說,等皇上看過證據,自有公斷。”
“你敢”
“母后連殺手都敢派,臣媳若還姑息養奸,豈不是自尋死路?”
“那些殺手不是母后派的。”
“母后,他們當晚就被太子抓獲,一一招供無誤,皇上也知道了。”
皇后的眼底這才出現了驚恐之色。
同人卷 第二百九十三章傳去喜訊
太后的病沒什麼大礙。據御醫診斷,是因為太后平時吃得清淡,今日喜逢重陽,皇后派人送來的飯菜中略有些葷腥,太后的脾胃不能接受,才出現了吐洩現象。只需喂些清粥,再用健脾開胃的藥慢慢調理,就沒事了。
大傢俱鬆了一口氣,不久粥送上來,趙延昌挽起袖子親自服侍,喂太后喝下了小半碗。眼看太后安穩睡下,不再嘔吐,脈象趨於平穩,便準備各自回宮歇息。
趙延昌走時,皇后直挺挺地跪在門口請罪,趙延昌非但沒責怪,態度甚至稱得上溫柔可親:“你也不是有意的,起來吧。”
皇后未施脂粉的臉上頓時流下兩行熱淚,哽咽道:“都是臣妾的疏忽,才讓太后病弱之身又受此苦楚,縱皇上仁慈,不加責難,臣妾於心何忍?故懇請皇上,許臣妾遷離中宮,從此在沐萱堂長住,於東次間設一座佛堂,早晚叩拜禮佛,為太后消業積福;於西次間起居,以便時時照料,免得再發生今日這般狀況。臣妾一片至誠,伏惟陛下恩准。”說到這裡,重重磕下頭去,磕得青色大理石地面砰砰作響。
俞宛秋在心裡為皇后喝彩,真是妙啊再大的罪愆,一旦以皇后之身捨棄榮華,布衣蔬食入佛堂,誰也不便多加苛責了吧。
趙延昌是越親切就越可怕的人,如果皇后請罪時他愛搭不理,甚至態度粗暴,那恰恰說明他不會把皇后怎麼樣,脾氣發完就完了。皇后跟他多年夫妻,肯定是瞭解了這一點,所以發現趙延昌的表現不對勁,立刻想出對策,意圖以退為進。
屋裡屋外靜悄悄的,所有的人都垂首無語,唯有皇后的啜泣聲和磕頭聲不斷傳來。
過了好一會,趙延昌才開口問:“你要虔心禮佛是好事,這宮中事務卻又交給誰打理呢?”
皇后的目光朝俞宛秋這邊睃過來,俞宛秋心口一緊,皇后果然建言:“太子妃溫良大度,聰慧明理,更兼名望卓著,由她攝理六宮,想必事事妥當,臣妾亦很放心。”
趙延昌臉色漸沉,皇后似沒看見,繼續補充道:“其實剛剛在宮門外,臣妾已經跟太子妃道明瞭此意。”
俞宛秋慌忙跪下,皇后這一手太毒了,她是太子妃,是皇上的兒媳,又不是皇上的嬪妃,有什麼資格替皇后管理六宮?
照皇后的意思,她已經跟太子妃私下裡達成了協議,甚至,這事根本就是太子妃自己提出來的那說明什麼呢?
說明太子妃不滿儲妃身份,不滿只在東宮作威作福,想把皇上的後宮統統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再往更深層挖掘,太子妃會如此,是太子授意的,是太子不滿儲君地位,想早點取父皇而代之,只有這樣,太子妃才能成為後宮之主。
俞宛秋氣得抓緊裙裾,為了陷害兒媳,皇后竟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顧了麼?
她這番做作,表面上遷居禮佛,不問俗事,實際上是把太子妃推到風口浪尖上,讓趙延昌對太子妃起忌憚之心。如此一來,既能轉移趙延昌的視線,又達到了打擊太子妃的目的。
皇后的愚蠢狠毒,真讓俞宛秋開了眼界。難怪趙佑熙對她那麼冷淡,想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