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顏師古沒有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人那麼強的能力,但是他的文學造詣非常高。
在岑文字被提拔為中書令之前,大唐所有的詔誥及軍國大事文稿,全都出於顏師古一人之手。
顏師古不僅修撰“五禮”,而且還給《漢書》註釋,所立下的功績並不小。
除了李世民傷心欲絕外,杜荷的心裡也有些不好受。
雖然他和顏師古共事不足一年,可顏師古這個和藹慈祥的小老頭,對他是百般寬容和關照。
現在顏師古因病而亡,實在讓人遺憾。
其餘和顏師古交好的一眾大臣,不少人的眼眶通紅,而且神情看起來無比的沮喪。
眾人回到長安後,李世民當即下令,讓文武百官到顏師古的家中為其弔唁。
弔唁完以後,李世民臉色凝重地對顏師古的家人和文武百官宣佈。
“顏師古學問通博,良有可稱,且竭節至公,賜予諡號為戴,陪葬昭陵!”
“追贈顏師古為中書令,其一子封為縣男!”
李世民對顏師古的這番追贈賞賜,讓顏師古的一眾家屬變得無比激動,他們向李世民跪拜感謝。
“謝陛下隆恩!”
就在眾人拜謝完後,顏師古的三弟顏勤禮,他臉色有些糾結稟報道。
“啟稟陛下,兄長生前立下遺囑,他希望在死後將屍身葬回老家。”
陪葬昭陵一般都要皇族之人才有資格,像李大亮之所以能陪葬昭陵,那是因為他出身隴西李氏武陽房。
而顏師古和李氏皇族非親非故,陛下下令讓大哥的屍身陪葬昭陵,這是對大哥莫大的恩賜。
可大哥立下的遺囑,他又不能不遵從。
“這...”
李世民的眉頭微微一皺。
他之所以下此決定,其實也是因為內心對顏師古有愧。
他認為顏師古的死,和他有莫大的關係。
緊接著顏師古的一眾子嗣,也紛紛磕頭行禮道。
“還請陛下讓家父葬回老家!”
對於他們的請求李世民自然不會拒絕,他當即對顏師古的家眷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遵循師古的遺囑吧!”
...
就在眾人以為顏師古的葬禮結束,可以告一段落後,讓人始料未及的事發生了。
中書令岑文字的病情忽然加重!
得知此訊息後,李世民不僅派宮中的太醫前去診治,還把孫思邈也請了過去。
因為岑文字已經燈枯油盡,就連孫思邈這個神醫親自出手,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接連數天時間李世民都沒辦法上朝,他除了在後宮養病以外,每天都會抽出一個時辰去探望岑文字。
而李承乾這個太子,自然而然被拉出來監國。
因為李承乾有多年的監國經驗,加上文武百官都待在長安,所以他處理國事也是得心應手。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便到了三月底。
隨著天氣變的暖和些,李世民的風疾也得到緩解。
李世民的身子剛恢復了一些,馬上派人傳召百官,開始了封禪回來後的第一個朝會。
太極殿內。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監的主官彙報完各部的事情後,李世民滿是感慨地說道。
“諸位愛卿,你們平日裡都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此行泰山封禪,朕跟岑文字和顏師古等人相繼病倒,而顏師古更是已經病亡。”
“朕認為應當大力發展醫術,讓百官和天下百姓都能及時地診治身子!”
站在太極殿內的一眾文武大臣,基本都是隨他征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