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社會經濟條件和人口政策間接地影響人口增長。從我國人口增長的實踐以及世界各國人口增長的規律來看,社會經濟條件是起基礎性作用的,它直接導致人口按照一定規律變化;人口政策對一定時期的人口變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人口的增長速度、規模和結構變化;傳統文化和意識對人口增長也有重要的影響。中國近20年從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型,從自然經濟形態過渡到市場經濟形態,人口問題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口問題也就*了學術討論的焦點,影響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人口的機械增長(即人口遷移引起的)。
按照現行的人口管理辦法,遷入人口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戶籍人口遷入,另一種是非戶籍人口遷入,就是平常所說的流動(外來)人口。這兩類遷入引起總人口變動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前者遷入人口數量少。每年遷入的人口數量比較穩定。從1990年到2000年,戶籍人口僅增加了75萬人,年平均增加率為0。75%,如果扣除自然增加,則戶籍人口的增加每年僅6…7萬人。而非戶籍人口變化較大,甚至有升有降,雖然這可能是由於統計原因造成的。總的來說還是可以認為是不斷增加的。以下我們將詳細地討論一下非戶籍人口的增長。
按照人口遷移的經驗和理論,人口遷移主要是由經濟原因引起的。人口遷移的發生主要由遷入地的“吸引力”(或“拉力”)和遷出地的“排斥力”(或說“推力”)的存在。所謂引力,就是遷入地較遷出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們的收入水平高,或者,遷入地(例如城市)生活方式更吸引年輕人,有些,則是出於某種社會原因,例如宗教、民族等原因。而從遷出地來說,由於當地資源有限,勞動力相對過剩,例如我國農村普遍存在著人多地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存在,所以就有斥力存在。總而言之,由於人具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內在動因,如果社會經濟的地區差別存在,就會有人口遷移發生。移民的目標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如果遷入地不能提供工作機會,那麼,這種目標也就難以實現。“錦城雖雲樂,不如早回家”。所以還有一種理論認為遷移量的大小,與移入地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大小成正比。
人口遷移還和遷入地和遷出地的距離有關。遷入地和遷出地的距離越近,遷移量也就越大。當然,由於現代交通的發展,縮小了這種空間距離的差別。按照上面的理論,大中城市作為移入地的重要目標也就自然而然了。但是也引發上了很多問題:確實,有的國家把你的養老金收去了,拿去幹別的用處,不記在你的賬戶上。這就要勞動者自己去爭取。有的國家的窮人有窮人的養老標準。象農村,老年人做不動了,需要年輕人照顧,但死後留下了一些遺產,這就補償了年輕人付出的服務。現在有些人只想繼承,不提付出,這不合道理。最近的報紙上登了一些訊息,說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掃墓的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但敬老院裡冷冷清清。據說韓國有些老年人,思想前衛,主張*條來、*條去,想辦法把房產之類抵押出去,不給年輕人留什麼遺產,他們的目的是讓年輕人自強自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立足之地,可為用心良苦。國外還有人從所謂U形社會撫養曲線出發,主張出生人口應該有適度增長。人家說人家的,我們不能照抄照搬。
*總理說:“中國的勞動力有7億4千萬,而歐美所有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只有4億3千萬。中國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萬;下崗和失業人口大約1400萬;進城的農民工一般保持在1億2千萬。中國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這樣簡單計算一下,中國一對夫婦只生一胎的基本國策再堅持100年,人口可能還有八、九、十來億,還是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過剩與其他資源的相對缺乏長期並存,會引發自然環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