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話說,就是熟悉+穩定。熟悉、瞭解一個人,需要長期穩固的相處。長期穩定的接觸也必然帶來對一個人的深入瞭解,二者缺一不可。長期穩定的關係首先意味著,對一個人來說,圈內熟人總是確定的,不像圈外人那樣不確定,由哪些人組成是明確的,雖然會有變化,但這種變化也不過是從一種穩定過渡到另一種穩定,從原來的熟人換為新的圈內人;其次,圈內人總會恆久存在。人不能沒有家庭吧?不能不上學吧?不能沒父母吧?不能沒朋友吧?不能沒同事吧?不能沒兄弟姐妹和子女吧?愛人雖可換,但也不能天天換;再次,對圈內人,沒有選擇權,不能迴避,能躲開的,能做到喜歡的就在一起不喜歡的就不來往的,就不是圈內熟人了。彼此熟悉,意味著,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背後的真實意圖是什麼,被人看的一清二楚。任何偽裝、虛假,都毫無用處,且會適得其反。對一個人的認識,可以深入骨髓,認識到一個人的本質。
從歷史的角度考慮,圈內人的發展方向與社會的變化方向正好相反。越古老時代,越落後環境,圈內人越多,圈外人越少,二者的比率越大,直到原始社會、大同世界,根本沒有圈外人存在,即使有,也只能有兩種,一種為友邦或同氏族部落,一種為敵人。若想見到友邦或敵人非長途跋涉不可。隨著生產力發展,由一個家族組成的血緣部落逐漸轉變為不同種族、不同血緣雜居的自然農村群落。在這種“雖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給自足的封閉環境中,基本上也都是圈內人,圈外人仍然較少。但在衝要之地,臨近江河、交通便利之地,建起的封建城市,人群就擴大了,就不可能全部都有接觸,全部都熟悉。圈外人逐漸增多。工業革命之後,隨著生產力的突飛猛進,個人生存能力越來越強,家庭越來越小,封閉的環境徹底消失了。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人往往在長大成家後便各奔東西,鄰居、親戚、朋友所剩無幾,同事、同學等雖然人數增多了,但圈外人的人數增長的更快。圈內人與圈外人之比越來越小,已幾近於零了。
圈內人對一個人的影響因人因時而異。從現代往古代推,越靠近古代,個人生存能力越低。從而使得家庭、親戚、朋友、鄉鄰的作用就越大,對圈內人的依賴就越深,就越要仰別人的鼻息,聽別人的話,別人的看法就越重要。不可避免,個人的自由就只能越來越小。越向現代靠攏,商品經濟越發達,金錢越管用,個人生存能力越強,對別人的依賴就越低,自由就越大,獨立意志就越強,別人的觀點、看法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小。無論在哪個朝代,個人越窮,能力就越小,求人的地方就越多。若這種人又生在古代,那就將慘上加慘,對圈內人的依賴將無以復加,別人的觀點看法、一聲稱讚或譴責將重逾千斤。這一點,即使到了現在,也不會有本質的改變。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即,窮雖窮,但尚可維持正常生活或最低標準的正常生活,若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別人的臉色也就失去了意義。
如果個人有財有勢有權,可以萬事不求人,別說現代,即使是古代,也可以極大地減低對圈內人的依賴,別人的評價看法也就不會那麼重要了,自由也就變大了。這種人在現代社會中,多了去了,但在古代,有這種優勢的人卻很少。一種是大戶人家無憂無慮的紈絝子弟,一種是為所欲為、窮奢極侈的帝王將相之類的人。
圈內人這個小型社會是以“我”為中心的。各個小社會之間是交叉關係,環環相扣,共同構成這個包容天下的大社會。天下的大社會自然就包涵了無數個這種小社會,二者之間在價值觀、道德觀念上是不會有本質差異的。適用於小型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念同樣也適用於大社會,因為,小型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大社會也是由人組成的;組成小社會中的人同時也是組成大社會中的人,只是部分與全體之間的差異;大社會中人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