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議事大廳之中。
大將尹楷正指著牆上冀州地形圖開口道:“主公,從前方斥候探報來看,曹操這回一共出動三路大軍北上。”
“其中主力大軍準備從白馬一線渡河,目標還是黎陽城。”
“這一路大軍,是曹操親自統率,總兵力方面約有三四萬軍。”
袁尚從黎陽城撤離之後,以蘇由為主將鎮守黎陽,城中五千軍佈防。
但是相對於曹軍兵力而言,蘇由手下這麼點兵馬,估計很難對抗。
看到袁尚略一點頭,尹楷繼續道。
“第二路大軍,是以夏侯淵為主將,其部兩三萬軍,從兗州渡河北上,目標直指清河郡。”
“第三路大軍,是以于禁為主將,目前正在青州北部駐紮。”
“但是于禁所部還沒有北上渡河,所以我軍斥候,暫時沒辦法查探到敵軍兵力到底有多少。”
袁尚沉聲道:“于禁所部,為何遲遲不肯渡河?”
辛評拱手道:“應該是兩個緣故,第一,眼下正是河水汛期。”
“想要從平原郡河段渡河,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事情。”
“至於其二,于禁估計是有曹操授意,故意在河水南岸進行牽制。”
“主要他不渡河,我軍就必須在平原郡北部留下足夠大軍佈防才行,所以這一路兵馬,極有可能就是為了牽制我軍!”
袁譚身死之後,郭圖直接投降夏侯淵了。
畢竟他和曹操手下郭嘉是同族,看在郭嘉的面子上,夏侯淵也沒有把他怎麼樣,只是遣送許都聽候曹操發落。
但是郭圖可以投降,辛評不敢投降啊!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領著一部分殘兵敗將北上冀州投降袁尚!
其實袁紹身死之後,袁譚和袁尚互相爭權。
辛評和郭圖他們倆,全都是幫著袁譚的。
所以辛評在袁尚這邊,一樣是早就結下仇怨了。
不過袁尚為了拉攏袁譚手下諸多殘部,反覆考量一番之後,終於還是接納辛評歸降,並沒有太過計較前事。
聽罷辛評這番分析,袁尚沉聲道。
“幽州軍和幷州軍,現如今已經趕到何處了?”
從袁紹取冀州開始算起,袁家已經掌控河北十餘年。
冀州百姓和諸多軍將,對於袁尚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尤其是現如今袁譚身死青州,袁熙的身份又不可能主掌大位。
所以袁紹當年留下的諸將文武,也是全都在袁尚面前聽調了。
審配拱手道:“幷州軍還有四五天即可到達鄴城,幽州軍還有十來天能夠趕到。”
袁譚身死之後,袁尚收攏了一部分青州軍敗兵。
現如今整個冀州州牧府,還有大軍五萬人左右。
除此之外,幷州刺史高幹,此番率軍兩萬來援。
而幽州刺史袁熙,一樣是率軍兩萬來援!
原本高幹想要這麼快趕到鄴城是不可能的,但是去年底審配建議抓緊時間整修井陘。
所以幷州和冀州之間大軍往來,也更加迅速一些。
袁尚沉思片刻道:“此番對敵,本官親自前去黎陽城準備對付曹操。”
“幷州軍趕到之後,讓高幹繼續向前駐守清河郡。”
“幽州軍趕到之後,讓他們去往平原郡北部駐防。”
“至於鄴城這邊,就勞煩審公在城中坐鎮,排程四方了!”
袁尚有一點比袁紹要好,袁紹是多謀而難斷。
尤其是自己手底下諸多謀士互相傾軋之時,根本不知道聽誰的好。
但是袁尚自從逢紀身死之後,對於審配一直都十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