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洛克菲勒、德州政府、查爾斯·摩根(跟j。p。摩根沒關係的那個摩根)、範德比爾特等聯合投資的,因此,原本窮得叮噹響的德州政府開始變闊起來。而德州政府則在討論是把股份賣給德州民眾呢,還是繼續讓政府持股。
第233章 德意志風雲
全球矚目的跨國資本軍閥與法蘭西、奧地利、北德意志之間的大戰終於在印度的風災有所緩解之後全面展開。義大利沒有直接參戰,但它與法國、奧地利接壤,負責牽制雙方的軍隊,丹麥則在北方起同樣的作用。比利時、瑞典則非常配合地任憑“多國部隊”出入其境內,唐寧在比利時的兵工廠更是連軸轉,為遠征軍、盟軍提供充足的槍支彈藥、火炮。
慕尼黑的戰車兵工廠開始產出,巴伐利亞的軍隊成為強大的陸軍,隨時準備給敵人以強力打擊,而以色列軍工企業生產的ah64攻擊直升機第一次將空軍直接支援步兵帶上歷史舞臺。在戰爭中,連級單位在受到敵方強大火力攻擊時,隨時可以透過“語音電報機”呼叫攻擊直升機來支援。
克虜伯自從得到軍方繳獲的hd6做樣板來研究之後,日夜不停的趕工,終於製造出了液壓大炮的原型,可是他們已經來不及量產了,從慕尼黑開出來的戰車向著為存亡而抱團的德意志各邦國推進,遠征軍也從比利時、丹麥、威尼斯各個方向前進,戰爭主動優勢非常明顯。
普魯士的軍事總指揮毛奇將軍真是鬱悶死了,英勇的普軍在對方強大的火力之下,只能像老鼠一樣躲在洞裡,等著對方集中火力發起最後的強攻,或者有時候乾脆繞過要塞級防線,直插後方指揮部要害,被包圍之後又可以叫來直升機支援,把最能打的普魯士軍的防線打得是千瘡百孔,更不用說那些軍事實力不強的小邦國。
臨近巴伐利亞的符騰堡、巴登相繼淪陷,北方的漢諾威也被攻陷了半壁江山,普魯士國王終於槓不住了,必須求和。由於唐寧的學生維多利亞長公主的斡旋,唐寧還真想給普魯士留一條後路,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不同意,故鄉解放與統一就在眼前,豈能跟一個小姑娘講交情?
於是,唐寧給普魯士丟擲一個更苛刻的和談條件——把整個普魯士西部的與荷蘭、盧森堡接壤的地區割讓,即杜塞爾多夫、科隆那塊。對奧地利的要求則是割讓整個波西米亞,這是以布拉格為首的奧地利最富有最發達的一塊,這是後來的捷克地區,相當於大清的包括上海的江蘇省。為僅如此,奧地利還要在西部割一塊肉,好讓巴伐利亞跟義大利直接接壤。
如此一來,溫莎帝國的勢力將跨北海、波羅的海和地中海,海權論越來越深入人心的時代這樣的圖景令人印象深刻。為了讓普魯士人難以答應,馬克思還陰險地加上一條——讓普魯士國王退位,給長期居住英國的自由主義王儲提前登基。
法國媒體此時正在自嘲:“看來唐寧君對法國還是挺好的,只要求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已,他連布拉格也想要走呢!”
由於連年的失敗,法國皇帝的位子此刻很不穩當,他急於平息國內的反對勢力,因此失去了外交雄心的拿破崙三世第一個同意了溫莎財團的要求,並強力彈壓國內譁然的輿論,這就是壓制言論自由的好處啊。
讓馬克思萬萬沒想到的是英勇的普魯士人居然答應了和談的所有要求,國王甘心退位當太上皇。也是,可能這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