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部落也不能保證安心。

自上古三代以來,草原蠻部就與我們決然不同,如果狡猾的匈奴人退到漠北草原上,漢軍必須賓士幾千裡攻打匈奴人,那樣我們的兵士會很疲勞,匈奴人可以憑藉廣袤的草原地利與漢軍周旋,況且強弩之末,不能入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並不是強弩發出的勁道不強,只是弓弩的力量總有衰竭的時刻,漢軍遠馳千里深入匈奴是很不利的,不如保持和親制度雙方親好為上策。”

王恢大笑道:“少府迂腐也!君應當知道,入秋的草木遭遇霜降就經不起風吹,清水如明鏡,不論美醜都難以遁形,通曉知識者不可以用言辭惑人心,車騎將軍所列舉的策略並非深入草原大漠攻擊匈奴,而是以兵勢壓迫匈奴南下或內附,漢軍精選的材官猛士鎮守邊疆壓制匈奴來犯之敵,此為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也!即使匈奴人逃到漠北草原也不必擔心,我聽說漠北的水草不如漠南豐茂,只要我們佔住漠南最豐茂的草原,遁入漠北的匈奴人不出幾年將會崩潰。”

韓安國反駁道:“中大夫說笑,漠南草原廣袤無邊,以秦軍之能派遣大將蒙恬率領30萬秦軍鎮守九原,耗費糧秣千萬也沒有守住河南地,現如今九原淪入白羊王手中,漢軍並無地利之便如何守住百倍於九原的漠南大草原?”

群臣的腦袋暈乎乎的,聽著二人你來我往斗的不亦樂乎。不可否認韓安國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群臣都清楚的知道,皇帝絕不會與匈奴人談合議。

這一問讓人很為難,以古人的眼界是解不開草原大漠的麻煩,若能解決也不回出現一個個胡人部落稱雄北方,不斷重複匈奴人南下入侵的悲慘故事。

曹時終於忍不住站起來:“漢化是必須進行的,內附的匈奴人全面接受漢化教育,三十歲以上就免了,三十歲以下必須學漢字說漢話,衣冠服飾人文習俗都要改頭換面重新學習,不出三十年也就是兩代人,漠南的外患就全部解決了。”

“車騎將軍說的不現實吧!”

列席聽講的文武百官見識非凡,他們或許不太懂軍事戰略,但基本的治政方略還聽得明白,三十年改變蠻族的生活習俗文化風貌荒誕離奇,若不是出自曹時之口,恐怕要被嘲諷沒見識了。(未完待續……)

第258章 直搗黃龍?

百官公卿所擔心很有道理,從上古三代以降還沒人想過征服草原大漠,在漢人的眼裡草原是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有才之士大可以把目光轉向中原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溼潤,春天灑下稻種到秋天收穫沉甸甸的糧食,比起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生活安定一百倍。

漢人不樂意去北方草原大漠受苦,仔細看看邊郡的子民要不是窮苦人家出身,要不就是觸犯律法被流放到北方邊郡,總之有錢有勢的人不願意到邊郡生活,雁門郡算是邊郡裡地位最高的,原因就在於漢匈互市的馬邑存在,其他邊郡也有商旅穿梭兩地尋求交易,但比起雁門郡規模要小很多。

天子也在擔心,他在擔心曹時下不來臺,三十年培養起文化忠誠度有點不可思議,但想想這些年他說過的話又放下心來,至少不太像騙人的。

不出所料,曹時又說話了。

“少府以為草原上的匈奴部族都是匈奴人?幾十年前他們叫東胡,幾十年後焉知不能叫漢人?真正的匈奴人也就五六十萬人,草原上自稱匈奴的部落超過四百萬人,那麼多匈奴人來自何地?說的匈奴語,保持匈奴習俗世人皆知,他們對匈奴的忠誠度甚至要比匈奴人更強,文化認同感只用短短五六十年建立起來,而往上追溯三十年太宗文皇帝時代,老上單于率領匈奴大軍入侵漢地,那時候匈奴部落已經完全成熟,再往前數白登之圍時。冒頓單于率領控弦四十萬圍住漢軍,那時候草原上牧民都自稱匈奴人。那時候自稱匈奴也就十年,認同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