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一大把的老臣全跪下行禮,不管天子當處對他們的態度是好是壞。面臨君王的大行之期選擇放棄心中的成見。
無論如何他終究是皇帝,終究讓每個官僚真心追隨了十五年,天子的功勞終究是值得肯定的。
天子嘆了口氣沒有回應痛哭流涕的老臣們。他心裡有很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囑咐百官公卿忠心輔佐太子,告誡太子要懷著謹慎謙虛的心對待重臣,重視有功者的意見,尊重傳統,保護制度,愛護士民。輕徭薄稅,赦免過失論罪的可憐人,以上的每一件事拿出來都可以叮囑三天三夜也不說不完。
可是他沒有有那麼多時間。對於病入膏肓的皇帝,最最擔心的還是帝國的傳承穩定,其次是天子死後的名聲榮譽褒貶評價,再次才是帝國政體制度的穩定不至崩壞。
這三樣要事。他該叮囑的早就叮囑過了。每個大臣都被他召見過,每個二千石的郡守的政論才能都被他以奏摺的形勢觀察過,哪個大臣可以重用,哪個可以押後重用,哪個堅決不能用都已經交代給太子劉徹,將來的事他操心不來,他覺得自己可以坦然的去面對天國中的祖父和父親了。
冠禮在太常利彭祖的主持下順利結束,當天子舉起象徵成人身份的發冠帶在太子的頭上。無聲的向世人宣佈,太子劉徹從今時今日起成人。從未成年儲君變成隨時準備接位的成年儲君。
兩宮的太后皇后全程未發一言,默默的注視著兩個男人完成最後的權力傳承,她們知道帝國的最高權力已經悄然轉移到年幼的太子身上,天子也像甩脫重擔似的放下心思,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皇權的傳承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美妙的權力不知道讓多少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天子為此感到慶幸,他的兩個兄弟梁懷王劉揖和梁孝王劉武從未真正威脅到皇權,廢太子劉榮從不是他心目中的合格儲君,只有眼前的小兒子劉徹讓他感到萬分滿意。
天子的雙手用力按在兒子的肩膀上,費盡所有力氣說道:“徹兒,為父為你做的只有這麼多,我真心希望你能做個心繫萬民的仁君,能容能臣大將的賢君,善於納諫的明君,志在開疆擴土的有為之君,知道進退得失而又不計前嫌的雅量之君,繼承太祖,太宗與朕最優秀的部分,為大漢帝國的萬世基業奮戰下去!除非有一天你像朕這樣倒下,否則絕不可懈怠!你明白嗎?”
“明白!”劉徹強忍著淚水說道。
天子一臉的失落,答應的太乾脆證明沒往心裡去,迫不得已繼續說道:“太祖立下的規矩嚴格遵守,太宗定下的律令不得更改,朕許下的承諾認真執行,每個皇帝臨死前留下的教誨是後繼為君者的寶貴財富,你必須把這一條一令一誓一約全部刻在宗廟內的碑林中,未央宮兩側的石壁上,時時警醒刻刻用心,只要你記住漢家的制度不崩,就不會有亡秦之厄,如果你哪一天忘記了,認為朕的教誨不重要了,厄運就距離漢家不遠了。”
“父皇,孩兒一定謹遵您的教誨,絕不會打折扣的!”
“不!你不懂遵守這些教誨有多難,當你當上皇帝會發現很不舒服,朝中的老臣全是遵守規矩的有用之臣,他們在其位可以確保制度穩定運轉,一旦他們離開位置換上你所中意的年輕臣子,他們接任後會想著有所作為,要有作為就得以大權干涉祖制,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做?聽朕的教誨讓你很難受,不聽朕的教誨漢制早晚一天會被新臣敗壞殆盡,新君要有為就是這兩難選擇,朕當初也面臨過這樣的難題,所以朕削藩掌權得意了十幾年,直到今天才後悔自己魯莽了。”
劉徹開始遲疑,他明白父皇的話絕非虛言,幾年前他還記得父皇春風得意的模樣,那時候分明是個奪取大權志得意滿的有為皇帝,即便祖制依然是黃老無為,又怎麼能阻撓一個誓要有為的皇帝呢。
時隔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