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部分

此一現象不分國別,西方國家也如此。只是在有效利用此種“對立”的意識和能力上,西方更富於政治經驗;而華夏對西方記者的謹慎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在資訊傳輸越來越發達、公眾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烈的今天,壓制媒體報道和封鎖訊息顯然不是聰明的做法。沒有權力制約和輿論監督造成的基層政府的政治腐敗,蕭震甚至認為這是華夏社會保持最低限度公平的最大障礙,也因此成為華夏經濟繼續維持高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蕭震的廉政灶和禁再令被看做是他上臺後的第一把火。但他其實不想

吼;一久。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從何燒起?新書記一上位一幕麼開啟局面?就要靠批評,靠輿論監督。這批評和監督的,都是前任的問題,和他沒有關係,當然毫無顧忌,而這些問題正是他建立政績的機會。還有。他還需要藉此機會整頓吏治,那些和他不能同心同德的,那些和前任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借問題的揭露,正好換人。

如果新來的書記在這個位置上幹上幾年,成為老書記之後,便不再讓人對他的工作指指點點,品頭論足了,因為這個時候每揭露出來一介,問題都和他有關。所以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大唱讚歌,要加大報道的力度,要對他的政績說足說透。所以老書記要穩定,搞新聞的戰戰兢兢;新書記要批評,搞新聞的更是戰戰兢兢。

讓批評不好,不讓批評也不好,都是人治的產物,都是讓新聞界為難的事情。只有當輿論監督得到法律的認可,依法進行監督,而不是新來的書記要批評的時候,這樣的監督才是真正的監督,這樣的批評才是真正的批評。

監督要等領導的指示,這是因為:

一是,沒有領導指示的時候不能監督。因為許多有問題的地方都是有背景的地方,沒有領導的指示,哪個動得了。二是,要在領導的具體指導下才能監督。監督是件很複雜的系統工程,經濟要發展,市場要繁榮,百姓要就業,你必須開綠燈;沒有領導指示的監督,就是為經濟發展製造障礙。

三是,有了領導的指示才知道怎鼻監督。監督不是按照法規監督,而是要按照領導的意見進行監督,這樣才能使監督有利於經濟發展;只有根據領導的指示,你才會從大局出發,把握監督的時機、監督的重點、監督的尺度,才不會出現負面效應。

四是,只有根據領導的指示進行監督,才不會濫用權力。要知道,我們監督部門的權力是黨給的,是人民給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用得不好,就阻礙經濟的發展。

五是,只有領導指示了,我們才敢監督。不要以為監督是依法辦事,你依法辦事了,人家卻不依法理解你。不僅給你製造障礙,還反過來找你的毛病。

這就好比政論文章要在市級以上黨報黨刊發表,沒有一定職務,一般人是絕對發表不了的。政論的發表不在於文章的內容有多紮實,結構有多嚴緊,水平有多高,而關鍵在於作者的職務有多高。有些刊物,職務達不到一定的擋次,是一個字也不能發表的。問題不在於你文章的水平擋次不夠,而在於你沒有進入那個社會層次。發表文章在這個意義上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政治待遇,是對一個人社會政治待遇的確認。發表什麼文章,什麼人發表文章,什麼時候發表文章,在什麼刊物上發表文章,在什麼刊物的什麼位置發表文章,都是很有講究的。所以蕭震動輒在《理論動態》發表政治見解。就讓很多人對他頗為顧忌,因為他們雖然當時並不知道蕭震的背景,但蕭震能經常出現在《理論動態》上,這就是一種驚人的政治地位,”以及政治力量的表現。

情況是客觀的,如何反映情況卻是一門工夫。給誰反映、透過什麼渠道反映、反映到什麼程度,都是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