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6部分

可以自己進行資本積累有直接關係。沒有農戶財產積累,鄉鎮企業不會有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快的發展。華夏改革過程最開始產生的“個體戶“,實際上也是從包乾到戶來的。

《新華日報》:怎麼歷史地看鄉鎮企業的成功,以及後來趨向式微?

蕭宸: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企業為什麼要分散到農村去?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二元經濟結構。農民沒法自主變成城裡人,投資進了城,人不能去,怎麼能投在那裡呢?如果在自己的家鄉,有的企業就用他的住宅開始辦起來,比如買兩臺織máo衣的機器,買兩臺織襪子的機器。地租很便宜,不需要付多少成本,廠房就建起來了。城市裡成本就非常高。因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農民不能隨著資本流動,所以就選擇在家mén口辦企業。當然,這與農民最初積累少、投資能力不大也有關係。

現在整體上並不能說鄉鎮企業都趨於式微。東南沿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很多鄉鎮慢慢變成了城市。再加上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工業園區等建設,原來鄉鎮企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又進入園區了。吳城梁溪這一帶,一直到東方,基本上都連成一片了。這一帶的鄉鎮企業技術發展得很好。還有珠三角圍繞穗仙的一帶。

《新華日報》:但是大家已經不把它們叫鄉鎮企業了?

蕭宸:按最初法律規定,鄉鎮企業必須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投資的,而且是在農村的企業。還有一條就是它要承擔當地以工補農的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講,符合這種規定的鄉鎮企業不多了。但是從整體上講,鄉鎮企業jiāo完稅,政fǔ運用稅收再變成財政去支援農業。如果說辦在農村的企業,就可以叫做鄉鎮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講,鄉鎮企業還是存在的。很重要的一條是,它對當地農民的就業,對當地農民接受工業文明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鄉鎮企業就是農村的中xiǎo企業。農村的中xiǎo企業所發揮的作用,除了生產產品之外,就是傳播工業文明,增加農民就地轉移就業。這不是城裡的大企業能夠做得到的。

當然另一方面,過去所謂“戶戶做工,村村冒煙”,也不是一個辦法,汙染嚴重,而且能源làng費厲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些地方不辦鄉鎮企業了,或者鄉鎮企業集中到更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地方去是好事。鄉鎮企業慢慢向工業園區集中,向東南沿海地區集中,也是它自己的規律。

從總體上看,鄉鎮企業的總規模、就業人數、創造產值等,至今為止比重還是非常高的。

《新華日報》:現在我們還有沒有專mén關於鄉鎮企業的統計?

蕭宸:有,農業部設有鄉鎮企業局。從總體看,鄉鎮企業所創造的生產值,尤其是工業方面,在整個工業中的比重還是不低的。

《新華日報》:大約是多少?

蕭宸:大概在40%。就業大概在1。4億人,比重還是很高的。

當然,現在的鄉鎮企業與過去的概念有區別。它不一定是集體經濟、集體組織和農民直接投資的,可能是外來的企業、外來的投資人運用原來鄉鎮企業廠房、廠地,甚至外資也有可能。它已經變成整個華夏工業的一部分。

《新華日報》:在任何工業化國家或地區,二元經濟結構基本上都會存在。為什麼在華夏成為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除了還沒有農民自由流動的機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蕭宸:任何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都或長或短經歷一段城鄉二元結構。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城鄉經濟的二元結構指的是在國家內部,同時存在著技術和經濟上先進的城市,以及技術和經濟上落後的農村。

我們的問題是,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比較明顯的時候,選擇了計劃經濟體制。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