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機制保障。重點是鞏固發展以稅費改革為重點的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建立起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長效機制;探索現代農業的組織方式,建立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改善金融服務,建立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突破城鄉分割的體制障礙,建立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
三、環境起步。新農村建設各個方面都很重要,但由於農村建設點多面廣,jīng力和財力等各方面決定了不能夠齊頭並進,必須選好切入點和突破口。外地不少地方推進新農村建設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從群眾十分關心、要求十分急迫、受益十分直接,而且能夠短期見效,讓群眾看得見、mō得著的軟硬環境建設入手。從實際效果看,群眾反映較好,既解決了農村髒、luàn、差和社會治安等眼前問題,又積極探索了養老、醫療、教育、民主政治等長效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是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積極開展鄉村清潔工程建設,引導和幫助農民切實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hún雜問題,搞好農村汙水和垃圾治理,加快xiǎo集鎮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大集約化養殖場汙染治理力度,改善農村環境衛生,促進村容整潔。抓村容村貌,可從見效最快的‘四清四改’——也就是清垃圾、清路障、清淤泥、清柴草堆和改水、改路、改廁、改圈——抓起。
大力加強農村治安環境建設。以‘無賭、無毒、無盜’為目標,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黃賭毒’等醜惡現象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正確分析、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完善人民調解制度,化解民間糾紛,及時消除各類不穩定因素,建設平安鄉村,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大力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農村‘五保戶’供養、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災民和特困戶救助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探索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試點步伐,擴大覆蓋範圍。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體系,建立與農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農村醫yào管理體系;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支援力度,重點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大農村學校危房改造力度。
切實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健全鄉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擴大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村民理事會,依法制定村規民約,加強完善村民參與管理的形式和內容,提高村民對村級管理的滿意度。
四、設施奠基。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因此完善基礎設施,解決農民的走路難、吃水難、旱難澆、澇難排等現實問題,確保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是建設新農村的奠基工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十一五’期間,要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整治,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大節水示範工程建設,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抓好農村機電提灌和機耕道建設。加快實施以測土配方施féi、秸稈還田為主的‘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質量,做到良壤、良種、良灌、良制、良法配套,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機制,形成政fǔ投入引導、農民投工投勞、社會廣泛參與的格局。
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強農民最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著力解決水汙染及飲水安全問題。按照‘以村級道路建設為主,兼顧縣鄉道路改造’的總體思路,實施行政村通油路工程,縣道基本達到三級標準,鄉鎮之間基本實現油路相通,村村基本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