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莫測的形象著稱於世,外界以及公司內部,都對這個子虛烏有的科研機構,充滿了崇拜和困惑。
但如果拋開林寒的許可權能力不談,僅就公司本身而言,永珍其實並不算多出眾。
至少,除了天氣預測技術,以科技創新聞名的永珍科技,根本就沒有什麼獨樹一幟的高新科技。
任何一個現代企業,想要保持長久充盈的活力以及發展前景,最重要的便是技術創新。
永珍旗下的產業,雖說影響力日漸雄厚,但相比於真正的企業,它卻更像是林寒用於施展許可權能力的幌子。
但林寒顯然不希望,永珍僅僅只是作為他的一個幌子。
……
“第二、第三實驗室?”樓秉誠拿下眼鏡,有些詫異地看著林寒。
林寒點頭:“沒錯,我打算組建永珍第二實驗室,以及永珍第三實驗室。”
經過再三考慮,他設計了這個“永珍實驗室”方案,讓永珍實驗室由虛到實,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科學聖地。
在這個計劃中,永珍實驗室由三部分構成。
第一實驗室便是最初的永珍實驗室,由林寒直接領導,專門為他的許可權能力,提供名義上的掩護,神秘依舊。
但第二、第三實驗室則將會是實實在在的科研機構,是永珍實驗室的實際主體構成,並且會在以後成為永珍的發動機。
目前任職在永珍的技術人員,最牛的也就是樓秉誠了。本身水平過硬,而且還是姚其智院士的弟子。
由他來擔任永珍實驗室初期的負責人,絕對是沒問題的。
“包括原本的第一實驗室在內,我希望永珍實驗室以後能夠成為‘科技的聖殿’,就像貝爾實驗室巔峰時期的那樣。”
樓秉誠有些汗顏:“貝爾實驗室巔峰時期……那可真是任重而道遠。”
從上個世紀中期開始,貝爾實驗室就一直在不斷地創造奇蹟。
電晶體、鐳射器、太陽能電池、第一顆通訊衛星的研製成功、c語言、有聲電影的問世、射電天文學的創立……
它的每一項研究成果,都深刻地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程序。
作為世界最大的科研機構之一,貝爾實驗室平均每天創造3個技術專利,一共拿下了7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1個諾貝爾化學獎,其它的獲獎榮譽更是多不勝數。
正因為在科技領域一次又一次的創舉,貝爾實驗室一度被視為美國的名片、發明領袖、科技的聖殿……
樓秉誠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現在的貝爾實驗室已經大不如前了,它的興衰,想必你也有過了解吧。”
林寒說:“貝爾實驗室衰落的原因,主要源自資本的干涉。”
“但永珍的絕對控股權會一直由我掌握,我建立永珍也並非為了追求利潤,所以不存在資本干涉的隱患,在反壟斷方面,也更容易自我調整。”
在最初的時候,貝爾實驗室可以說是因資本而興起。充裕到足以揮霍的資金,是科研伊甸園誕生的物質基礎。
但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到了後來,資本家們為了更大限度地謀取利潤,貝爾實驗室被迫變得越來越商業化。
大批純粹的科學家相繼流失,讓實驗室迅速走向衰落,昔日科研聖地的榮光,早已不復存在。
樓秉誠微微點頭,沉吟道:“確實如此……關於這個實驗室的組建,你現在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
“第一實驗室,也就是原本的永珍實驗室,由我直接負責,自成一體。”
林寒的這句話,並沒有出乎樓秉誠的意料。
因為即便在永珍內部,關於實驗室的訊息,也依舊是神秘無比,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