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以強硬著稱的穆迪,在推進語言統一方面還算有所作為,將印地語作為第一語言,對各個層面都作出要求,政府會議也都開始使用印地語,而非英語。
當然,在此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很多地方勢力比如正宗的抗議。
“……在更廣範圍內,更嚴格地執行,要求刊物使用印地語或者英語……”
頓了頓,穆迪接著說道:“另外,除法律認定的印度語言之外,其它語言一律不得整句出現在刊物上。”
亞度這時說道:“總理,語言學相關的刊物,對這方面還是有很大需求的。”
穆迪微微皺眉,不過還是點頭說道:“在學術領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放,其它刊物尤其是新聞、娛樂,一定要嚴格執行,遏制正語的擴散。”
“是。”資訊與廣播部部長,賽加拉羅點頭應道。
穆迪又對達瓦爾說道:“情報局從今天開始密切注意永珍集團的動作,如果發現永珍與正宗,或者其它分裂勢力有暗中往來,第一時間報告給我。”
“對正宗的監視,同樣不能鬆懈,要儘快搞清楚正語的源頭、意義。另外,多注意收集迪格西等人的罪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會成為我們摧毀泰米爾分裂主義的第一槍。”
“是。”
……
第402章 語言的潘多拉魔盒
正語的突然出現,讓穆迪政府加大推行印地語的執行力度,出版界、新聞界、網路媒體等,無不受其影響,一時頗顯混亂。
語言、民族、宗教問題處理起來,往往都是如此,要麼一拖再拖,要麼就是漫長而混亂的過渡期,十分難熬。
對於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客們來說,處理這類問題完全是自找麻煩,不僅難度大,見效也慢,搞不好的話,還會有極端分子刺殺襲擊什麼的。
古往今來,在這個問題上真正有大作為的,大概只有一個人:始皇嬴政。
正是嬴政的“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為華夏兩千年來的大一統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功在千秋。
從歷史的角度來評價,秦始皇無疑是“功遠大於過”。
只是酸臭的文人歷來都不缺,儘管始皇為民族留下萬世基業,留下了整套的秦制,“百代都行秦政法”,但還是不免背了上千年的暴君之名,被舞文弄墨之人口誅筆伐。
隨著穆迪政府政策發力,進一步推廣印地語,印度各地,尤其是泰米爾納德邦這類少數民族佔多數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地爆發了抗議活動,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流血事件。
迪格西特更是毫不留情地狠狠批判了一番政府,順便推廣了一下正語,言辭生猛依舊,就差直接造反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遭到了政府明裡暗裡的打壓,但正語的傳播擴散卻還是勢頭不弱。
尤其在泰米爾地區,一邊是政府推行的印地語,一邊是正宗推行的正語。
兩種語言一對比,高下立判。
很多人對正語本來沒什麼感覺,等到政府一推行印地語,反而來勁了,廢寢忘食地學起了正語。
在正宗勢力的推動下,大量批判政府的文章紛紛出爐,論調大體都一樣,比如:“有人三天就能學會正語,而對印地語,一些人三週都還一竅不通。在表達效率等方面,印地語同樣潰不成軍……既然要推行語言,為什麼不選擇一種更高階的語言?”
或者:“我愛真理,也愛我的民族。但讓我學習印地語,既違背了真理,也是在背棄我的民族。”
再如:“請給我一個學習印地語的理由!”
面對這種批判,印度政府往往無言以對,因為確實也沒話說。
說語言的美感吧,這個東西畢竟太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