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荊軻那樣有智慧、有仁心、有身手的人,在春秋戰國那種亂世裡,只要不死,一定能成為風雲再起的霸主,不遜於被後代稱為「戰國七雄」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國君王。可惜,他推卻不了燕太子丹的殷切邀約,被逼上路,自此後一去不返,大名空留人間。
「我本來以為,五萬大軍能夠列陣於黃河之南,保濟南城平安。五萬人,即使縮減到十分之一,我也能保證日寇不敢越黃河一步。」他蹙著眉頭,臉上的笑全都變成了苦笑。
彼時,山東境內全都屬於韓姓高官管轄,麾下精兵兩萬、收編部隊三萬,另外還有民團之類地方武裝兩萬多人,合計七萬之多。所以,灰袍男人說是有五萬大軍絕非空話。可惜,市一聲令下,七萬大軍中五萬開拔、兩萬解散,濟南城頓時成了一座不設防之城。
我明白了,灰袍男人信任韓姓高官,以為手中有兵,實則到了臨戰之前,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都沒有。
「你錯信了人。」我說。
灰袍男人彈指:「然也。」
「那樣,黃河守不住。」我說。
灰袍男人搖頭:「非也非也,昔日武侯一琴二童退北魏二十萬大軍,憑的是智謀,不是兵力。西城城頭那一曲『空城計』,已經成了千古絕響。」
我無法接話,因為一戰、二戰、抗日戰爭中發生過大小戰役數千次,沒有一次是一人勝萬人的奇蹟。昔日諸葛孔明「空城計」嚇退司馬懿,是心理學與兵法的高度結合,而戰勝的基礎,就在於他對司馬懿的高度瞭解。
當今之世,沒有疑心極重的司馬仲達,也就沒有敢於單人城頭操琴的諸葛孔明。
「濟南城不是諸葛孔明的西城,日寇也不是司馬懿。」我直說。
「你不是日本人,怎知他們不是司馬懿?」他問。
那句話的潛臺詞自然是「你不是我怎知我不如諸葛孔明」,當他好看的眉尖輕輕上挑時,已經明白無誤地向我傳達了這種意思。
他的目光極度深邃,眸子深處似乎燃燒著兩團不滅的闇火。
「我不知道。」我坦然承認。
「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哈——」他大笑。
「既然是被逼無奈之舉,為什麼還要做?豈非螳臂當車,自不量力。」我又問。
昔日,國軍諸位將領中有一部分說過,放鬼子進山海關,再放他們進華北,然後關門打狗。那些人主張是誘敵深入,然後合力圍殲,但後來看,他們還是太小看日本鬼子了。
我不願眼前這人在強敵陣前白白喪命,如果能暫避鋒芒,就可以捲土重來,把事情做得更好。
「必須要做,我的根在濟南城,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他輕描淡寫地回答,但這無異於一個「血誓」。
我相信他既然這樣說了,就一定能做到。同時,我的心已經漸漸沉下去,因為歷史上明白無誤地寫著,鬼子長驅直入,殺進濟南城。那麼,我眼前這人一定隨著「城破」而「人亡」了。
關於1937年濟南「城破」事件,濟南文史館的檔案中是這樣記載的:
1937年9月下旬,日軍前鋒由平津南移,到達山東德州一帶。
10月初,韓復榘奉命將部隊由膠濟線的高密一帶調往津浦線。
11月上旬,韓親率麾下精銳手槍旅過黃河迎戰日軍,在濟陽與日軍遭遇激戰後慘敗潰逃。
11月14日,日軍佔領禹城,韓部急速退守黃河南岸。
15日韓部炸毀黃河鐵橋,以阻擋日軍進攻(與史上各個失敗的戰爭策略驚人地相似)。
12月23日,日軍磯谷廉介第十師團兩萬餘人兵分兩路,自齊河與濟陽渡過黃河包抄濟南。
24日,韓命第三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