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4部分

?薩爾特科夫即使親上前線,亦無法重振軍心。他知自己是在勉強,可仍不願退卻。他倒不是珍惜名譽,而是在等待著。

“將軍,右側有騎兵。”

迪昂聽著副官的報告向右側望去,只見煙塵滾滾,若隱若現著騎兵身影。他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地說道:“不用害怕,他們不到一千。”

副官們為從小接受軍事訓練的年輕貴族,頭次上戰場難免會有經驗不足之處。迪昂稍稍安撫,接著就下令道:“令右翼步兵以空心方陣禦敵,令獵騎兵適當衝鋒,但不要深入追擊,敵人若逃走就停下。”

“是。”副官應答之後立即離去下令。

右翼步兵以連為單位組成空心方陣,獵騎兵卻早早地奔了出去。

俄軍戰略是步兵正面誘導,哥薩克騎兵繞至側後突襲敵指揮官。普拉托夫上校親自率領本部800哥薩克騎士完成了這一迂迴戰略,可是,哥薩克騎兵在進入戰場後就按兵不動,普拉托夫上校更是悠哉著遙觀遠方。

哥薩克人精於騎術,擅長迂迴、追殲,其馬上戰力當屬歐洲第一。然而,哥薩克人絕不會毫無意義地去死,他們不會像其他騎兵那樣向有防備的敵人展開突擊。普拉托夫上校未料到步兵潰敗得如此快,剛到之時便已打起退堂鼓。他見薩克森步兵和騎兵開始調動,立即下令:“不要讓他們靠近,走!”隨即,他就和麾下的800騎兵拔馬調頭,往華沙方向退去。

“將軍,敵騎兵退了。”副官激動地喊道。

“那是當然的,他們可是哥薩克人。”迪昂心懷憂慮地回了一句,暗思道,“他們如果一開始就展開突擊,我絕沒有反應時間。幸好是哥薩克人,否則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了。但接下來要下心了,哥薩克騎兵真正恐懼的地方是在戰鬥外。”

獵騎兵依照命令只象徵性地追了一段,一槍未放地就回來了。年輕的副官不解地問道:“將軍,為什麼不讓騎兵繼續追擊呢?”

迪昂輕聲一笑,意味深長地說:“等你見識了哥薩克騎兵的可怕,你就不會說這些話了。”

哥薩克騎兵裝備著比波蘭槍騎兵還長的長矛,能輕易穿透線列步兵陣。他們還裝備著馬刀,且能熟練運用。因此,無論對騎兵還是對步兵,他們都能遊刃有餘對付。迪昂早年來過俄羅斯,親眼見識過哥薩克騎兵的作戰技法,深知他們的習性,因而只趕不追,以防他們殺個回馬槍,反讓前往追趕的獵騎兵受創。

尼古拉?薩爾特科夫最後的希望就是普拉托夫上校的哥薩克騎兵,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他再有耐心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現實是俄軍全線潰敗,他無力也無心收拾。

左翼驃騎兵出擊,如摧枯拉朽般自左側向右側橫掃。這是最後一擊,直接擊碎了尼古拉?薩爾特科夫和忠於他的軍士的心。

俄軍潰退,一路被薩克森軍追擊,直至進入華沙。

迪昂到華沙時已臨近傍晚。軍隊在追擊路上遭到哥薩克人的襲擾,他未免出現過大損失而降低了行軍速度,所以俄軍殘部才能順利逃入華沙。

此戰,薩克森軍損失500人,俄軍損失3500,丟棄槍支、火炮、軍旗數不勝數。迪昂因此一戰名聲大顯,不過半日便享譽全軍。

薩克森軍團將華沙城團團圍住,他們利用去年華沙圍城戰時留下的工事殘跡迅速建立起了包圍圈。此時,城內只有二萬俄軍。

時隔半年,迪昂再次來到華沙城下。一樣的場景,一樣的任務,唯一不同的就是身邊之人換成了薩克森人。

華沙是波蘭首都,是波蘭人口最多的城市,但現在卻成為了一座只有士兵的堡壘。

去年戰前,華沙平民不願淪為亡國奴,不願被俄羅斯奴役,不是起義,便是逃走。戰時,華沙爆發糧食危機,平民或因飢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