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火器準頭為何如此之好? 看著周遭,那一個個剛探出腦袋,就被城下敵軍爆頭計程車卒屍體,秦瓊腦海中閃過這麼一個念頭。 要知道,先前他在長安大營當中接收的那批火器,雖然威力強勁,但準頭卻是差了許多。 但看現在的情形,對方手上的火銃,卻是比自己手上要厲害的多啊。 其實秦瓊不知道的是,大唐火器發展的時間才不過區區幾年。 且其中絕大部分工藝,都是暗中抄襲嶺南和大周的,根本沒有形成相應的製造鏈。 大唐的火器,在三家勢力當中,可謂是最薄弱的。 嶺南有自己的研發團隊,以及楚默帶來的各種資料和文獻以供研究、鑽研。 而大周,更是有楚馨這個開掛般的存在。 在火器研發製造一途,更是將大唐遠遠的甩在身後。 大唐之所以還能與之抗衡,除了楚馨忌憚楊紅玉,根本就沒有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李世民身上之外,絕大部分原因,那也是因為李世民深知火器的重要性。 所以在最初的洛陽之戰結束之後,便舉全國之力,開始製造和生產火器。 也正是因為李世民將所有生產出來的火器,第一時間供給給前線部隊,這才使得他扛住了楚湘的進攻。 但也正是因為這點,大唐後方的絕大部分將領和士卒對火器的瞭解不足。 只還停留在火器威力巨大,但卻有各種弊端,想要全軍推廣,更是千難萬難。 在他們的認知中,大唐乃是天朝上國,他們都無法全軍裝配火器,那北方的大周,南方的嶺南,就更不可能全員配備了。 所以,當秦瓊見到活死人軍團人手一把火銃,且精準度極佳的時候,心中的駭然之色足以見得。 看著身旁不斷有士卒被人爆頭,倒地身亡,身為主帥的他,一時間竟然沒有任何應對之法。 剛剛趕來的李積,看著秦瓊帶來計程車卒,沒有半點戰場經驗,不斷的冒頭,成為別人的活靶子,心裡沒氣那是假的。 他找到秦瓊,第一時間便想要接過對方的指揮權。 好在,秦瓊也是個拎得清的,知道自己沒有應對火銃的經驗,便也沒有堅持,直接就讓李積接手了自己計程車卒。 李積在接手了城牆上計程車卒之後,便嚴厲下令,讓士卒不得冒頭,不得察看和攻擊城下的大周軍隊。 接著,他便將秦瓊帶來的那些弓箭手全都集中起來,讓他們對著城牆下方進行拋射。 而後,他又集中了大量的刀斧手和長槍兵,在弓箭手身前組成一道盾牆,防禦那些隨時登城的大周兵。 就在李積準備調集秦瓊麾下的火銃兵,當做備用軍隊,隨時策應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原來,先前長孫無忌悄悄調走的那正規軍,其中大部分,都是朝廷分散在各處,最新訓練出來的火銃兵。 若是長孫無忌沒有動用手腳,那此時的火銃兵,怎麼說也該有個人。 可李積點卯的時候,發現對方帶來的火銃兵數量,竟然不足5000人。 這可與對方上報上來的情況完全不符。 不過,此時正是守城的關鍵時刻,李積也沒敢聲張,生怕動搖了軍心。 打算等這次戰鬥結束之後,再找秦瓊好好問問情況。 就在李積緊鑼密鼓的佈置守城士卒的時候,城下的活死人軍團,在楚湘的指揮下,直接調集了的火銃兵,在距離城牆處不到100米的距離,排成了陣型。 對著城牆之上,那些膽敢冒頭計程車卒進行大面積狙殺。 而剩餘的活死人軍團,則是捨棄了火銃,叼著長刀,架著雲梯,開始快速的登上城牆。 雖然李積的防禦戰術十分有效,且弓箭的威力也是強勁無匹。 但城牆上面的位置畢竟有限,軍隊根本無法全面鋪開。 且弓箭手的體力有限,一名弓箭手最多能射出個十幾二十枚箭矢,之後便會脫力,無力再戰。 由於不敢露頭,無法瞄準有效目標,弓箭手的殺傷力和命中率大大降低,經過幾輪的拋射之後,雖然有效的抵擋住了活死人軍團的進攻,但卻也不是一個長期有效的辦法。 作為戰場老將,李積和秦瓊都深知這個道理。 經過一番探討之後,兩人決定在關鍵的時候開啟城門,由秦瓊帶兵出城與敵人短兵相接,擊潰對方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