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部分

而徐謙此時卻也是哭笑不得,原以為是來放對的,誰曉得人家壓根就不想做你的敵人,還擺出一副和你同黨的態度,舉出這麼多新政的弊端,並且提出這麼多修補的方法也實在不容易,看來人家為了棄暗投明,還是做足了功課的。

現在……似乎翻臉是不可能的了,而且這老傢伙的意見似乎也還算中肯,徐謙聽了,也不由對方獻夫刮目相看,心裡不由想,方獻夫能從廣西知縣華麗轉身為直浙總督,看來靠的絕不是運氣,人的運氣畢竟是有限的,若是沒這份實力,還真是休想。

徐謙道:“大人高見,下官畢竟年輕,許多事考慮並不周詳,現在一經大人點撥,頓時有了明悟,不錯,這捕盜之事確實刻不容緩。”

………………………………………………………………………………………………………………………………

第三章送到,還有三個半小時就是一號了,還有票兒的,支援老虎哈。(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五章:破家滅門

方獻夫點了點頭,抿嘴笑道:“哪裡,哪裡,這新政老夫只是有些淺薄見識,畢竟還是你這撫臺主持的,往後新政推行,依舊還是你們浙江省為主,老夫這總督,拾漏補遺一下,也就是了。”

“至於這捕盜之事,不妨就讓總督衙門出面,設捕盜廳,招募良家子弟,專司各府各縣治安事宜。如何?”

他完全是一副商量的口吻,沒有一點架子,不過該索要的好處還得索要,雖然說是總督,可是既然要支援新政,就得有政績,有政績就得要權利,你什麼都沒有,無論錢糧局、新軍、修河都沒有在手裡,怎麼好意思叫新政先鋒呢?所以這個捕盜,他是志在必得。

徐謙權衡了一下,料想到了他的打算,倒也笑著點點頭:“如此,就麻煩大人了。”

方獻夫微微一笑:“不麻煩,你我都是封疆大吏,施政一方,麻煩二字,就休要再提了,陛下有了明旨,新政乃是善政、仁政嘛,為人臣者,忠君之事,就得將這新政盤活,要做萬世表率。”

“只不過……老夫還需提醒一句徐撫臺,現在雖是年中,可是年尾也要到了,為政者未雨綢繆,雖說新政之後,浙江金花銀大增,可是繳糧多少,卻事關政績,現在既然免了糧稅,糧從何來?”

糧稅才是重點,對朝廷來說,銀子雖然有用,可是糧食卻是重中之重,繳不出糧,那才是難辦的事。歷朝歷代。地方向朝廷繳納的東西無非是三樣,一個是貢品。其實也就是供宮中用度的特產,本來呢。這繳納貢物是鎮守太監的事,現在裁撤了鎮守太監,擔子也就落在了地方官吏頭上。再其次就是金銀,比如沿途關卡的稅賦,比如各種雜稅等等,而真正至關重要的就是漕糧,漕糧事關國家安危,一向是吏部考核官員的重中之重。否則每年秋收之時,為何官府可以不顧百姓疾苦。派出差役,配合保甲四處徵糧,甚至鬧出人命來也在所不惜。

方獻夫提出這一點,卻也算表現出一點關心,當然,言外之意卻又是,繳糧是你巡撫衙門的事,老夫這總督,也只能表現一點關心而已。這個黑鍋,就別讓老夫來背了,老夫混到今天,不容易。

徐謙笑吟吟的道:“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

既然曉得方獻夫的用意,徐謙自然不會多言什麼,姓方的支援新政。也絕不可能是無條件的,一方面。他要捕盜權,因為捕盜也是政績。另一方面,他絕不會沾繳糧之事,因為這就是個坑,方總督沒必要陪著徐謙一起跳下去。

因此,徐謙蜻蜓點水的一句話,一句自有分寸之後,方獻夫就不再提了,也不多問,旋即便道:“浙江新政,可謂開了先河,南直隸和福建,亦可效仿一些,老夫既是直浙總督,職責所在,亦是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