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間的緩衝和適應讓這些工業單位成功的融入了經濟活動中,塞北消化了這些工業單位後,毫不客氣的說,塞北其實已經工業化了,儘管在輕工業領域還不是日本的對手,可是在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領域,統計資料上塞北完全不輸給日本。當然不是說塞北跟日本沒有差距,差距其實相當大,比如教育積累,技術積累上還差的很多,但是也有優勢,那就是資源潛力,綜合起來對比,塞北的勢力大致相當於日本的六成。這有點像德國和蘇聯,規模上蘇聯完勝德國,但是質量上毫無疑問德國完虐蘇聯,德國人才儲備智力資源遠勝蘇聯,而蘇聯潛力上則大於德國。

同時塞北存在的問題也比日本多,日本的經濟經過七八十年的現代化努力,基本上以財閥為主力,而塞北的各種經濟組織分庭抗禮,商幫、財閥、官辦企業、散戶企業百花爭豔,看起來很有活力,其實問題是很多的。

做一個對比,顯然這些經濟角色中,最具有戰鬥力的是財閥,他們從金融到產品一條龍,抗風險能力強大,對市場有很強的操控能力,最靈活的是新企業家群體,他們普遍經營小工業,哪裡利潤高往哪裡流動,隨時打算撤出,利潤率有保證且風險可控,然後是商幫,他們以商會以鄉情為紐帶互相幫助共度難關,生命力夠強但是不夠活力,利潤率和發展空間都不是很大,但是最差勁的氣勢還是官辦企業集團了。

大量的官辦企業,涵蓋了現代工業的方方面面,但是效率極為差勁。管理者根本不考慮工廠的市場因素,有熱情的按照自己的抱負來操作企業,投資了大量研發實驗室等,製造了大量沒有市場的產品;有私心的則想方設法損公肥私,已經成了一種逆流,無法禁止;還有各種齊齊特特的工廠管理,有的工廠用大量利潤給員工發紅利,蓋住房,卻不肯歸還因購買最新裝置的貸款,讓相關的銀行頭痛不已;有的工廠大量賠錢但是卻不停的要投資,購買裝置擴大生產規模。

趙書禮已經準備對官辦企業開刀了。

他知道現在的官辦企業問題還僅僅是一個開頭,拖的越久問題越大,到了最後就成了頑疾無法醫治了。而現在也是一個契機,這些企業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增強國家的工業實力,準確的說是軍事工業實力,是為了戰爭服務的。現在戰爭已經爆發了,這些年這些企業是整府巨大的負擔,但是現在隨著戰爭帶來的市場,他可以自負盈虧甚至可以說大發一筆的時候到了。這時候是整府扔掉這個包袱的時候了,趙書禮決定出售這些企業。

三百六十七節 與蘇合作

出售官辦企業是一個長遠眼光,如果只考慮短期,顯然戰爭期間,這些企業能帶來大量的利潤,可是長久以後怎麼辦,戰後呢,這些企業在此迴歸為整府的包袱嗎。更何況即使是戰爭中,這些官辦企業的效率,也未必趕得上讓有管理經驗的企業家來管理。更何況為了避免後來出現的大量弊病,現在處理起來不但成本最低,而且更容易處理掉。

但是出售官辦企業給私人也有很大的風險,最大的風險是輿論風險,一個弄不好恐怕會被媒體揪住小尾巴不放,冠上什麼出賣國家利益之類的大帽子。像明治維新顯然是成功的,但是當年整府像財閥出賣大量官辦企業也遭到了民間輿論的詬病。

為此趙書禮想出了一個主意,以籌集軍費為名義來出售,而出售的過程中一切透明,不直接轉讓給私人,而是透過股市出售企業股份。大量的官辦企業,有計劃的分批上市,最掙錢的最先上市。而恰恰遇到了大量的江浙資本湧入,於是出售很順利。

趙書禮從來沒考慮到,這些年這些企業到底有多麼龐大,現在他總算有了個概念了。1940年初開始的不到三個月的出售行動,賣出不到三分之一的企業,竟然籌集到了一百多億的軍費。這一百多億說多不多,其實也僅僅是收回了當年的投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