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的腰,臉頰蹭著他後背,“三少,謝謝。”
“三少爺,皇上,皇上有口諭。”
阿四在門外回稟,“命您和夫人一同去祁山‘憶苦思甜’,祭拜太祖高皇后和先帝。”
“憶苦思甜?”王芷瑤咬著嘴唇,怎麼聽著好超越時代特徵,“是高皇后弄出來的?”
“其實就是清修,受罪。不過祁山景色不錯,待上一個月,你會忘記一切的苦惱。”
顧天澤皺眉道:“沒想到陛下會帶上你……也好,咱們可以刺激刺激姑父。”
等王譯信從佛堂出來,顧天澤已經領著王芷瑤收拾好一切出門去了,他只來得及看到駛出侯府的馬車……
☆、第三百一十七章 情調(雙更合一)
王譯信略覺失落,去衙門都沒打起精神來,估算著何時王芷瑤他們返回京城。
幾乎每年,乾元帝都會去祁山‘清修’一段日子,這段時日,除了乾元帝必須處理的政務外,其餘的朝政多是交給內閣首輔,這次乾元帝離京前,下令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三位皇子共同監國。
沒被乾元帝選上的皇子暗自神傷,想著怎麼挽回在乾元帝心中的地位。
而被選上的三位皇子成了大臣們重點評估的物件,他們彼此之間也曉得成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乾元帝留著皇子監國是不是要冊立太子?
二皇子和四皇子見面時是好兄弟,背過身去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
誰都清楚,一向沒什麼本事,渾人,風流的六皇子就是個打醬油湊數的。
重點在二皇子和四皇子身上。
就算乾元帝不立太子,此番他們兩人的表現也關係到以後的地位,因此二皇子和四皇子憋足了勁兒,力求在乾元帝不在京城這段日子裡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後宮裡他們的生母,高貴妃和德妃也不是坑兒子的孃親,畢竟像歷史上景帝慄妃那麼坑兒子的孃親不多。
高貴妃在顧皇后面前比平時更顯得溫婉恭順,畢恭畢敬,德妃一向同顧皇后交好,是顧皇后最信任的妹妹之一,她憑著以前的交情,沒少給四皇子說好話,明示暗示即便四皇子得乾元帝看重,顧皇后嫡母的地位是不會動搖的。
顧皇后也曉得她們的意圖,不外乎爭取她的支援。自從王芷瑤說過老蚌懷珠的事後,顧皇后一直按照王芷瑤送進來的秘方調養,乾元帝出宮前,也曾同顧皇后深談過,顧皇后對過繼小皇子還是冊立太子不再顯得很焦急。
她起碼恢復了八成一國之母該有的氣派和胸襟。
只要她不再想早逝的太子和顧天澤奪了太子的氣運。她還是很正常的,高貴妃和德妃都沒在她手中討得便宜。
因王芷璇在宮中侍奉太后娘娘,德妃去太后寢宮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
四皇子曾經暗示德妃,儘快讓王芷璇出宮,四皇子的謀士說過,太后和皇帝之間的危機看似已經以太后敗北。沒搞掉王譯信而告終,其實他們的矛盾從沒真正的解決過,關係也因太后強留和悅在宮中而無法緩和。
謀士的意思是如今四皇子只能選一人,是皇帝?還是太后?
四皇子還用選嗎?
誰不曉得選乾元帝?!
因此王芷璇在慈寧宮奉承太后就太顯眼了,四皇子不反對對太后進份孝心。同太后結一份善緣,然而在最關鍵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德妃幾次去慈寧宮,但每次想把王芷璇送出宮都被太后阻止。一向聰明伶俐的王芷璇像是看不懂德妃的暗示,不曾主動要求出宮,反而對在慈寧宮的生活很滿意。
王芷璇滿意倒是真的,在慈寧宮她過著夢寐以求的人上人日子,比公主還顯赫。一聲呼,百者喏,她樂不思蜀。同時太后又時不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