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冊以及一個沉甸甸的鐵皮餅乾盒時,眸色越發陰沉的。

“敏兒沒事的,沒事的。”當趙清茹抱著薛玉敏的那一堆漂亮衣服,如數甩在地上時,老白蓮花杜娟兒正拿著一塊乾淨的毛巾,一邊小心翼翼地擦拭著薛玉敏額頭上的醬油,一邊輕聲安慰道。

趙清茹手握著一把鋒利的剪刀,順手拿起一件白色,衣領帶蕾絲花邊的裙子,直接一剪刀剪成兩塊!

“啊~~~~我的裙子!”薛玉敏撲向趙清茹,想搶回她最喜歡的那條裙子。

“你的?!真tm不要臉!你們姐弟倆靠著薛叔叔每月領到的那幾塊錢的補助,再加上你那當老媽子的姆媽,一年到頭能有多少布料?!”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還是計劃經濟,而且物資相當匱乏,當然比起五六十年代要寬裕不少。

007父女對峙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還是計劃經濟,而且物資相當匱乏,當然比起五六十年代要寬裕不少。可城市裡,絕大多數東西還是憑票供應,而且還是限量供應。供銷社那些個緊俏物資時常斷貨,有錢都未必能買到好東西。像買米需要糧票,買白糖需要糖票,什麼油票、肉票、布票、腳踏車票等等。

這種購買糧食等物資需要糧票的日子一直從55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所以那時候誰家若能買輛價值兩三百塊錢的腳踏車,那絕對屬於添置大件,不亞於幾十年後買輛汽車。

城市居民每個月也就那麼點布票,多數人家想給家人做幾件衣服,還得存很久的票。對孩子們而言,過年不僅僅意味著有壓歲錢有各種好吃的,更意味著能穿新衣服。趕上家裡條件拮据點的人家,幾年都未見添置一件新衣裳。

薛玉敏姐弟倆託親爹薛衛國的福,農村戶口轉為了居民戶口,每個月倒是能領取到一些補助以及若干票證。可正如趙清茹所說的那般,即便加上杜娟兒在趙家照顧趙清汝姐弟所賺的那點點工資,也僅夠母子三人日常開銷所用。想要上學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更何況隔三差五地做件新衣服。最主要的是現在即使有錢,也沒有那麼多的布票供薛玉敏浪費。

這麼大的漏洞如何補救?還不是拆東牆補西牆,從趙清汝姐弟身上做文章。

軍區大院出來的娃,骨子裡或多或少都帶著一絲軍人情結。這種情結,早已融進了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旁的不說,在著裝上就能看出幾分來。當然,這個時代,在普通老百姓裡,無論男女老少也以穿綠色軍裝為榮。

趙母一年到頭多數日子在外頭上山下鄉慰問演出,時常還會出國表演。藉著出國的機會,偶爾會從國外帶幾塊布料回來。只可惜趙清汝對這些並不怎麼喜歡,最終這些漂亮的布料自然就便宜了薛玉敏。要說薛玉敏白蓮花的形象能這般深入軍區大院,在行頭方面,趙清汝絕對出了很大的一份力。

現在趙清茹直奔薛玉敏的房間,將那些個漂亮衣服都給扒了出來,生生嚇了沈建國兄弟倆一大跳。兄弟倆微紅著臉,怎麼都不敢相信面前這一小堆衣服都是薛玉敏的。也難怪,且不說這些衣服無論款式還是顏色本就相差不大,最主要的一點,薛玉敏只要出門多數時候穿的還是那幾件常見的,也就是偶爾穿插著換身不同的。再加上沈建國兄弟倆,尤其沈建軍本就不是個心細之人。若不是趙清茹突然來個大爆發,估摸著還要本矇在鼓裡咧。

都說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在未來趕上喜歡的,同一款式不同的顏色都來一件也很常見。問題現在不是幾十年後,是物資相對匱乏的計劃經濟時代,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衣裳補丁烙補丁的七十年代,一個寄居在人家裡的“可憐”小丫頭,竟然有那麼多衣服,而且還是一件比一件漂亮的衣服,饒是被濃濃情意暫且矇蔽了雙眼的沈建軍,也意識到了裡頭的不對勁。

若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