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讓他先委屈幾年,待回頭,咱們風光迎他回來!”長孫無忌道。

李世民知道大舅子的那話中之意,是啊,張三也在隴西城中跟他直白的說明了形勢。事到如今,再抱著任何幻想都不實際了。他打退了吐谷渾,可太子卻勝了突厥,再不動手,拖的越久,就越難。

就先委屈張三些時間,待他解決了太子,定會將他風光迎回長安!

還欠十更!兄弟們,看爽快了沒,看爽快了記得投票、打賞支援下啊!(未完待續。)

第332章 挖牆腳(十連更了!!!)

十連章爆更!三萬多字,木子做到了,大家的支援呢?來點訂閱吧!

大牛兄弟從洮州回來了。

他們帶回來的訊息,也風一樣的傳遍了灞上。原本朝廷已經派人過來傳過公文,但大家對那些卻並沒那麼大反應。

可大牛兄弟一回來,卻不一樣了。

尤其是大牛兄弟帶回來的訊息,跟朝廷傳的告示並不一樣。

朝廷的告示裡宣稱,上次募集去隴右打仗的新兵,如今都被朝廷選為府兵,並且就駐於隴右各州。府兵們將在當地授地,每丁百畝實授。另外他們的家眷前往,也將按均田令授田,每丁百畝實授,中男授田五十畝。前往的,每戶還給安家費五千錢。

但大牛兄弟回來,帶來的卻是不同的內容。

大牛帶來了張三郎的親筆信,由白鹿書院的先生們讀給大家聽。

在洮州當府兵的灞上子弟,每人實授三百畝地。而這些府兵的家眷前往,每丁男授一百畝,中男五十畝,婦人也授五十畝,連三歲以上的孩童不論男女都授二十畝,全部是實授。另外,所有新遷去的百姓,三年稅租庸,第四年第五年也只收一半。

兩邊的內容不相符,大家一時不知道該聽誰的。

“當然是聽三郎的,三郎什麼時候騙過大家?請大家做工,說多少工錢就是多少,甚至還給額外的獎勵。平時大家誰家裡有個急事,難事,找到張三郎,什麼時候推脫過?我更信三郎,三郎現在是洮州的刺史兼都督呢,洮州所有事都是三郎說的算的。他說一個府兵分三百畝,那肯定就有三百畝。說家眷去一個男丁一百畝,那肯定就有一百畝,絕不會打折的。”

一個張家溝的漢子大聲的說道。

“是啊,我也信三郎。還是去洮州好啊,一府兵分三百畝地,一個家眷丁男也分一百畝,都是實授不說,還有一半是永業田呢。”

一個兒子正好上次跟張超去了洮州的村民高興的說道。幾百畝地啊,他剛才簡單的算了下,他家要是遷過去,能分六百多畝地,他有些不敢相信,找了書院的先生算了下,他算錯了,實際上應當是七百二十畝。

七百二十畝啊,他家現在灞上,總共才二十畝地,還是上次授田分的,二十畝全是口分田,一畝永業也沒有。幸好是靠著給張家做工,收入還不錯。要不然,一大家子,靠二十畝根本不夠過日子,以前他們家裡空閒時,得上山砍柴燒炭,得去給附近的地主家做工,各種苦活累活,還總不穩定,也勉強難混個溫飽。

若是家裡有了七百二十畝地,這日子得過的多紅火舒心啊。何況還有一半是永業田,這是可以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的。

雖然洮州在邊關,但他們也不是那麼太在意。灞上寧民縣的許多人,其實都是很早前從隴右遷來的。

現在再遷回去,也不是大事,關鍵是有田有地。

何況洮州還有張三郎呢,擔憂什麼。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太捨得離開灞上,若是半年前他們肯定不會猶豫,但現在日子過好了啊。家裡有些地,空閒時還可以給張家做工,基本上一家人都能在張家作工,做工賺的錢糧,比種地還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