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部分

馬寺就成了中國第一個佛寺。後來建立的佛寺,都取白馬寺中的寺這個字,來表明佛教身份,逐漸,寺這個字,也就從國家機關,慢慢的新增了一個佛教活動場所的意思。

李鎮邊上,這兩年修建了許多的寺廟。

既有佛寺,也有道教各種神仙的廟。都是百姓一起出錢修建的,當然,大頭主要還是李家出的。

特別是那些個神廟,其實就是一個活動的場所,一般只有個把年老的人,擔任一個廟祝,負責看護一下。裡面會有一個泥胎木像,大家初一十五會去燒個香,遇到重要的日子,比如這個神的生日什麼的,會搞個活動。(未完待續。)

第585章 廟會

第七更!後面還有,今天要爆炸,兄弟們的月票也甩出來吧!

這不單純的是信仰了,更是一個熱鬧的日子,比如每次哪個神的生日,那個神廟前就會有一場廟會,形成一次熱鬧的集…會,大家甚至還會出點錢,請點雜耍班子過來表演。有錢的人家,還要出點錢,然後買些米麵等,送去附近的孤寡老人家裡等。

這對於鄉村上來說,這其實是很重要的。

李超也向來比較支援這種鄉村文化發展,他覺得這也是地方上百姓凝聚團結的一種方式,甚至在廟會上,往往還會成為一些宗族、家族、家庭糾紛的解決會議,由鄉里名望人物,出面調解、仲裁糾紛。

因此,每次的這種活動,其實並不僅僅是單純的作用,而是會成為一次比較綜合的熱鬧活動。

“稷神廟這次要照例修補一下,刷牆補瓦,稷神像也要重新刷漆塗色。香爐也要添一個,原來那個裂開了,還有先前的廟祝身體不行了,不能再擔任了,得重新選一下。”

李鎮的鎮長,其實也就是白鹿鄉的一個里正。原來的里正柯大叔去了洮州移民,如今的里正也是先前張家溝村裡的人。

他跟一群人坐在李超的對面,一條條的彙報請示著。

“這些事情,里正叔你負責處理就好,用錢的地方,照例還是從咱們村裡的那個基金裡拿,用多少就記多少,反正只要賬目清楚就好,到時把賬做好,貼出來公示一下就好。”

李超說的這個基金,就是一個李鎮村民自己募集的資金,主要就是用來舉辦這些活動的,錢的主要來源是大家自動的捐款,不強求,捐錢隨意。

但捐的每一筆錢,都會記賬,而且會公示出來。李家每次都是捐的最多的,這也是基金的主要來源。

除此外,就還有商鋪商人們的捐獻,這也不是強求的。捐了錢,會有一個名字記錄和公示,還會送上平安符。

此外,各個神廟裡收到的香油錢,最終也是會記錄基金裡面的。

基金裡的錢,除了用來做活動,還會請一些年紀稍大些,或者殘疾沒依靠的人做廟祝,這也算是變相的幫扶困難村民。此外,每逢節假日、廟會等,也會從基金裡拿些錢出來,買些糧油布匹等,送去給鎮裡的孤寡老人孩童等等。

這個基金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基金管理理事會,相當公開公正透明的一個會,擔任理事的人,多是些鎮上比較有名望名聲好的人,比如李超,就是理事會的理事長。

這個完全是由李超一手推動起來的基金,兩年來,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理事會不但是義務管理基金,甚至還成了鄉村的糾紛仲裁,每逢廟會等活動時,理事會也會順應民意,公開幫大家當眾仲裁糾紛。

大家對理事會的仲裁一般都很服氣,很多時候都來找理事會,而不是找衙門。

“相爺,我們打算這次廟會上對攤位好好規劃一下,讓秩序更齊整一些,省的到時擁堵不堪,另外,我們打算對每個進入廟會的商家收一點入市錢,然後擺攤再收一個攤位錢。這個錢,我們用以維持秩序,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