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秦國第一大將,又在伊闕全殲了十萬楚軍,秦軍士氣正盛,完全沒理由懼怕楚軍。
而且楚軍距離宛城尚遠,沒有十天根本無法抵達。周都督率領的援軍也是剛剛於前日傍晚進入宛城,在此之前宛城只有一萬三千守軍,如果白起想要破城,怕是半晌即可奏功。而白起卻在伊闕縣境內按兵不動,這說明白起根本無意進攻宛城!”
方離頷首:“嗯……荀卿的分析有道理,如果白起想要拿下宛城,莫說在此之前公瑾的援兵尚未抵達。就算援兵現在到了,白起想要破城只怕也是三五天的功夫。”
方離相信以白起的用兵能力,率領二十萬剛剛大獲全勝的秦軍,在兵力五倍於守軍的情況下,即便有周瑜鎮守宛城也擋不住三五天。
而伊闕之戰已經過去六七天了,宛城依然風平浪靜,沒有一兵一卒來犯,這隻能說明白起對宛城不感興趣。
可白起為何對於唾手可得的宛城沒有任何興趣呢,方離完全猜不透,想來反正不是因為自己的主角光環。
荀面色凝重,口齒清晰,繼續分析道:“秦國這些年憑藉關中天險,厲兵秣馬,其志向在於平定天下。所以在秦國君臣的眼裡,除了楚國之外,魏國與晉國也是他的潛在敵人,白起按兵不動的目的是讓我們大唐與魏晉廝殺,消耗兩國的兵力,他秦國好坐收漁人之利。”
“說得好,荀卿算是分析到點子上了!”
聽了荀的話方離如同醍醐灌頂,忍不住拍掌叫好。
這才是一個頂級謀士應有的作用,在複雜的局勢下幫助主公厘清頭緒,指明道路,不至於整個國家像無頭蒼蠅那樣嗡嗡亂撞,白白做一些無用之功。
劉曄、宮之奇也是聰明人,俱都贊成荀的分析;“荀尚書言之有理,秦國野心勃勃,想來早就有滅了晉魏之心,此刻故意讓我們大唐與兩國交戰,消耗兵力,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合情合理。”
方離朗聲道:“斥候剛剛送來訊息,楚軍的先鋒部隊由項羽率領,總計三萬人,正星夜兼程朝宛城進軍。目前已經穿過陳國,距離宛城只剩下四百里左右的路程,宛城應該安全了。”
“太好了,總算可以喘口氣了!”
聽了方離的話,滿朝文武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只要楚軍到了,白起想要再進攻宛城就困難了,這樣唐國至少可以迎來大半年的喘息之機。
方離繼續道:“曹孟德與高順率領的援軍已經分別抵達絳關與池陽,憑藉著兩座關卡的險要,將晉軍牢牢擋在了關外,目前我們唐國暫時安全了。
所以各部必須抓住時機加快發展,各地百姓趁著天氣暖和,風調雨順之際播種莊稼。兵部派人趕往各郡縣出榜募兵,工部抓緊時間製造攻城器械,刑部嚴打作奸犯科之輩,各司其職,不得有誤!”
“主公英明!”
在荀的率領下,滿朝文武齊聲稱頌。
方離又道;“這次能夠有驚無險的渡過危機,楚國君臣的幫助至關重要。為了表達謝意,寡人決定派遣簡雍出使楚國,一來獻上兩萬張白紙作為答謝。二來代表寡人前去楚國聯姻,希望能夠迎娶楚女虞妙戈,永結楚唐之好。”
在劉曄的統籌下,滎陽造紙廠的工藝日趨成熟,工匠也越來越熟練,一個晝夜下來已經能夠生產兩千多張白紙,這一個月下來已經制造了六萬多張。
別看白紙的成本低廉,但在技術還沒有傳播開之前物以稀為貴,拿來結好楚國無疑最合適不過。既能討好熊侶,又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
早朝結束,簡雍帶了三百餘騎隨從,運載著兩萬張白紙離開滎陽,星夜朝楚國都城郢都進發。
自從周瑜攻佔了宛城之後,唐國的疆域向南推進了五百里,從唐國前往楚國中間只需要穿越弱小的鄧國即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