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部分

324章 … 產業

劉鏞和張頌賢聽了葉楓的話連連點頭,劉鏞又道:“既然如此,建電站的事情我們來牽頭,便是我們兩人資金不足,還可以邀請其他人一起來做。”

“成立股份公司是個好辦法,另外也可以在證券市場發行公眾股票,至於華夏電力公司的裝置、人員和技術,你們可以出資收購,也可以折入公司股份,”葉楓道。

“還是折入股份吧,畢竟公司要真正運轉起來,需要的資金不會少,”劉鏞說道。

葉楓也點了點頭:“不過我有個建議,就是對那些核心的技術骨幹,也可以讓他們持有一部分乾股,只有這樣,工廠的技術才能保持先進,立於不敗之地。”

劉鏞和張頌賢這兩年跟著葉楓事業越做越大,眼界也開闊了不少,自然知道這些近代工業對技術的需求,在歐美許多人只要憑一項發明就可以起家,技術也是越獨家越好。

劉鏞笑著道:“大人這個確實不錯,其實我們的產業,很多都是大人的主意和技術指導,要我說這部分技術乾股,大人應該佔大頭。”

葉楓連忙笑了笑:“我這是公職,是應該為你們服務的,可不能要你們的股份。”

“我們也知道大人不會要,不過確實應該有大人的貢獻,如果大人不要,這部分股份也應該拿出來,我看可以成立電力學堂,這些股份的分紅便算是學堂的。”張頌賢連忙笑著說道,他們都知道葉楓不會要這個股份,也知道他對教育比較重視。提出建立電力學堂也是為自己的工廠培養人才,葉楓一定會大力支援,至於分紅就更不是問題,只要電廠能做起來,那肯定是可以賺錢地,何況這兩個人還有別的想法。

“大人,不知道那些電器何時能設計出來?”劉鏞試探著問道,葉楓的描述固然讓他們心動。不過卻沒有能力自己去做出來,少不得還是想要葉楓留給他們。

與建設電站相比,這些電器的市場更加廣泛,而且製造和銷售也會更加容易,所以劉鏞和張頌賢真正看上的還是這些電器的技術授權,至於建電站只是打好和葉楓的基礎。

“我就知道你們都盯著這個,不過電器的技術授權一定是會公開進行,未來地競爭想必也會非常激烈,其實我倒是希望兩位集中精力做好一兩個行業。不但要在國內做,還要成為國際上的大公司,把產品賣到世界上去,”葉楓對二人說道。

劉鏞和張頌賢對視一樣,劉鏞認真地請教道:“還想請教大人,新工業蓬勃發展。處處商機,若是我們真要從事一兩個行業的話。不知何種行業為好?”

劉鏞這是真心請教,他也知道做生意攤子不能鋪得太大。譬如以前就做生絲的貿易,不過是後來看到近代工業的興起,機器生產帶來的衝擊非常大,加上政府的鼓勵和引導,他們這才大規模投入進來。

葉楓想了想,道:“其實哪個行業都好,我倒是希望兩位在各個領域都能幫幫我。不過這顯然是不可能。對你們是不利的。”

“至於具體哪個行業更好哪個行業不好也算不上,我就和你們說說華夏未來的工商業前景。首先作為一個大國,肯定要有完整地工業體系,所以在每個行業我都進行了佈局,如今看來發展勢頭都很不錯。”

“先說最基礎的這一塊,也就是重工業,就是採礦、築路、冶金、機器裝備、通訊、能源電力等,這些肯定是要大力發展的,政府一直在投入,也在鼓勵發動民間資本,劉鏞那個機器廠就做得不錯,雖然說雜了點,但是從繅絲機、抽水機到火輪船都能造,已經有相當好的基礎,完全可以想辦法繼續做大做強,你們要知道以後就是機器時代,這個產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葉楓道。

劉鏞點了點頭:“朝陽產業,大人的比喻果然貼切,不過機器廠也有機器廠地難度,最大的問題便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