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事也絕對不是蓋的,他們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為荊州培養出來了數百名醫術高明的醫者,並且將他們多年的心血著作《傷寒雜病論》和《青囊經》悉數傳給學子們,並允許官方廣為印製。
不得不說,劉琦對於兩位醫學大家的無私胸懷深深感動,他們都把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人,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百姓有活命的機會,這樣的胸懷實在是可敬可嘆。
兩位醫學大家培養出來的那些弟子們有一少部分不願為官,甘願像他們的老師張仲景那樣,在民間為百姓治病,懸壺濟世,劉琦也不阻攔,命人對他們發放川資路費,讓他們放心到民間診病,並保證隨時會給他們提供物資幫助。
到了後來,隨著醫學弟子越來越多,劉琦便下令在各地郡縣設立官方設立的醫院,方便廣大病患的百姓及時得到救治,這是劉琦的聲望已經是如日中天,無數百姓紛紛為他建立生祠,四時祭祀。
而更多的弟子們則是選擇進入了官方,被舉薦到各地做醫官,尤其是華佗所培養的一大部分弟子,紛紛加入劉琦的軍中做起了軍醫,這讓劉琦大軍在征戰中極大地減少了傷亡。
農事科的建立則為三州培養了大量掌握先進耕作技術和先進生產工具的農業官員,他們的勸農務農政策進一步壯大了三州的經濟實力,建安六年,劉琦所統轄的三州地區竟然收穫了三百萬斛軍糧!
兵事科的建立自然也沒有讓劉琦失望,短短兩年的時間裡,讓他的軍中充實了大量的基層幹部,包括伍長、什長、都伯、軍侯、軍司馬等職位,進一步加強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一支天下最為強大的精兵再不為人矚目的情況下悄然成型。
第二百零七章 部族紛爭
茫茫的南海海面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迎著風浪緩緩前進,這支船隊規模之大,足以讓那些到不遠處的交州進行貿易的大秦商人感到汗顏,因為這支船隊所乘坐的,都是當時最為先進和龐大的海船,經過了近兩年的反覆試驗,又結合了整個東南沿海地區船民的出海經驗所建造而成,最大的船長度都能達到十丈,寬度能達兩丈,僅僅是舵都場三丈餘,寬七八尺,船有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達八丈,每個時辰的航速都能達到七十多里。因為這樣的船在外形上就像是鳥兒張開了雙翼,所以被形象的成為“鳥船”。
而這支船隊的主將,就是當初被劉琦任命為海軍都督、夷州刺史的陸遜。
經過了兩年時間在海上的長期活動,陸遜原本白皙的面板變得有些微黑,但是誰都能看得出來,他的體質卻是比以前更加強壯了。
“多虧了主公當初在建造海船的時候,向我提出了三桅五帆的設想,並堅決否決了我提出的建造樓船的計劃,到現在我才知道,江面上的風浪強度與海上的相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是樓船的話,估計一陣風就能把它給掀翻,而現在的鳥船在風浪中卻是如此的平穩,讓人感覺不適在海面上航行,而是在江面上航行一般,甚至比在江面上還要穩當舒適。”
陸遜站在甲板上,望著碧波萬里的海面,感慨的說道。
陸遜感慨了一會,心中又是感到一陣慚愧,因為主公劉琦早就把夷洲所在的大概位置告訴了自己,又把指南針也傳給了自己,可是自己直到今天都沒有找到夷洲的準確位置,這可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次出海了,這一次我要是再找不到夷洲的話,誓不迴轉吳郡。”陸遜握緊了拳頭,一臉鄭重的說道。
就在這時,陸遜忽然見前面船上的將士們歡呼跳躍不已,不由得心中一動,隨即感到了一陣緊張和激動:“莫非是大軍發現了夷洲?”
隨後便見一艘小船緩緩來到了自己的大船上,然後見一個將士對自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