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知道主公也有了對策,不知我們的意見是否相同?”賈詡也沒有否認,淡淡的說道。
“那我們各自寫在掌心,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劉琦說完之後在掌心寫了一個字,卻是個“等”字,然後見賈詡緩緩伸出手掌,同樣是個“等”字,不由盡皆哈哈大笑。(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六章 得人之盛(本卷結束)
劉琦在與賈詡商議之後,便下令益州刺史黃忠積極籌備糧秣,並令張任、嚴顏、甘寧、馬超等將整訓士卒,準備征戰涼州,又下令李典、霍峻等人修整守城之具,深溝高壘,嚴守漢中諸要塞。
與此同時,驍衛軍和禁衛軍也都開始有節度的休整,準備養精蓄銳,隨自己一起出徵,攻略西涼。
劉琦的出征準備定在十天之後,因為在這十天內,他還要親自主持一件事,那就是主持歷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的最後一輪,殿試。
其他的科目諸如明經、明法、明算、農科、醫科都已結束,讓他收穫了數百名賢能俊才,而最受重視的進士和兵科則由他親自主持、考察並按規定授官。
進士科主要考的是策論,劉琦以當前大楚的發展之策為題進行考察,卻發現周不疑、馬良、董允三人的才能尤為突出。
周不疑所提出的“謹守兗豫、先破西涼,再圖關隴”之策與劉琦的主張不謀而合,被劉琦引為奇才,雖然才只有十四歲,卻被劉琦點為狀元,破格提拔為給事中,正五品,負責顧問應對,出謀劃策。
馬良注重發展農商,尤其注重糧食囤積,並主張實行平糴法,由公家出資,豐年以平價收購農民餘糧,在災年則平價出售儲備糧,不及能夠促進糧食收入,還能防止商人勒索農民。這一點深得劉琦贊同。被點為榜眼,錄用為太倉長,從五品。專門負責在各地建立糧倉,出售或收購糧食、徵收糧食稅以及供應軍方糧草供應等事宜。
而董允則以卓越的行政才幹而獲得了劉琦的賞識,在處理一些應急問題上做得異常周密細緻,被錄用為尚書郎中,從五品。
而除了周不疑、馬良、董允這三人之外,進士科還錄取了陸遜從父陸績、顧雍之子顧紹、張昭之子張承、張紘之子張玄、朱治之子朱紀、陳登之子陳肅、劉繇之子劉基、龐統之弟龐林、裴潛之弟裴俊、韓暨之子韓肇、傅巽之弟傅允等人以及寒門子弟三十餘人為進士出身,還有數百名同進士出身的學子。這些人都被安排到各地做縣長、縣丞、縣尉之類的職務。
而在兵科考試之中,全琮以勇武和治軍之術摘得武狀元桂冠。被劉琦拜為昭武將軍,正五品;馬謖則以兵法謀略之長成為榜眼,被拜為軍師祭酒;探花乃是凌操之子淩統,因為武勇、德行、兵法俱佳而受到劉琦賞識。被拜為牙門將軍;除此之外還有黃忠之子黃敘、太史慈之子太史享、朱治之子朱才、駱俊之子駱統等人,以及寒門出身的馮習、張南、馬忠、閻芝、陳式、呂岱、謝旌等人為武舉人,分別授予軍司馬、校尉、中郎將等職。
當然,無論是進士科還是武舉所選拔的人才,對他們所授的官職都只是試用半年,如若在半年內稱職的話將會正式任命,否則的話將會另行委派,甚至嚴重瀆職的話還會進行治罪。
不過即使這樣,劉琦這一次選才力度之大。規模之盛,授官之多也是超越了歷史,令天下有才能者盡皆受到鼓舞。即便是那些沒能被選上的,也都沒有什麼不滿,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日後還是有機會的。
本來以陳群為代表的世家大族還在擔心會大量起用寒門子弟,從而削弱了他們世家在國中的影響。可是他們看到無論是進士科還是武舉,身居高位的大都是世家子弟。心中的不安和惶恐也就消散一空了,所以他們也都對劉琦的選才不遺餘力的進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