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這才想出了建立一座講武堂,專門挑選軍中平民出身的悍卒,進行培養的想法,並且在他控制了山陽郡之後,便開始付諸實施。
而且李霖這麼做,也是出於無奈之舉,這兩年來,他實在是發展太快,從最初幾百雜兵,迅速擴張到目前擁兵數萬的規模。
雖然他當初刻意培養了一批李家的家丁,作為軍將的種子,並且極力培養李桐、周成、李威、李恩等族中子弟,但是畢竟人手有限,想要掌控這麼多兵馬,實在是讓李霖感到捉襟見肘。
這也是李霖為何在高歌猛進一舉奪佔山陽郡之後,主動休兵罷戰的原因,不是他不想盡快擴張,而是因為如果繼續這麼擴張下去的話,他將會失去對軍隊的有效控制,軍隊的戰鬥力也會迅速的下降,最終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想要成為一方雄主,那麼就唯有透過不斷的勝利勝利再勝利,給屬下們樹立起一個他無所不能的形象,一旦要是遭受太大的挫折,那麼將會大大影響到屬下對他的那種信任,所以李霖寧可選擇暫時休兵罷戰,穩固住目前的勝利果實,而沒有急功近利的繼續猛烈擴張,最終導致局面失去他的控制。
而他對待豪門世家的態度,也讓轄域之內的大戶心寒,對他恐懼的成分要比恭敬的成分多得多,自然也不會讓族人入李霖軍中為李霖效命。
反過來李霖也不放心用這些豪門大戶的子弟為自己掌兵,那麼想要找到一大批軍將為他效命,就僅剩下了自己培養一途。
唯有將這些平民出身的兵將,綁在他的戰車上,使得他們利益相通,這些人才會不離不棄的追隨他左右,助他成就大業,而絕不會在他遭遇困境之際,立即背叛與他。
因為這些人在離開了他之後,利益就無人可以再給他們保障,在其他人手下,那些豪門出身的文武官員,是絕對容不下他們這些平民出身之人騎到他們頭上的。
所以也只有這些人,李霖用起來才會放心。
李霖最不缺的就是控兵的經驗,前世十多年領兵征戰,為他積累下了豐富到極點的指揮經驗,現如今他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最有用的經驗整理出來,傳授給這些手下,使之學會掌兵之道。
為此他這兩年來,都在整理編纂一套用兵紀要,其中包括最初他給李桐的那本兵學初解,又補充了許多新的東西進去。
當然想要一下就給這幫廝殺漢灌輸進去如此海量的兵學經驗,確實也太過難為這些目不識丁的大頭兵了。
所以在他選第一批進入講武堂進修的兵卒的時候,他的要求是這些人起碼要識字才行,這樣也方便他在講武堂為這幫傢伙講授課程。
而且他也沒指望一下就將這幫粗漢調教成為軍中的大將,而是分成了高中低三階,現如今只傳授他們最簡單的東西。
某種程度上等於先培養出一批低階軍官,也就是營將、隊正這樣的軍將,今後在戰場上優勝劣汰,從中再拔擢出可以晉身為中級或者高階的軍官。
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
為此李霖頒佈了新的軍令,那就是他軍中以後的軍將,將會大部分都走講武堂培訓這條道路,但凡因功獲得提拔的軍官,都要先入講武堂之中,接受一段時間的培養,傳授給他們相關所必備的經驗知識,才會讓他們走馬上任。
而且目前軍中的將官,也都必須要抽空進行補訓,普遍接受一次系統化的培養,省的以後這些軍將,因為能力不足,導致在戰場上出現嚴重的紕漏。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所有軍將,都統一接受培訓之後,更利於上下級之間溝通,相互之間迅速的理解,低階軍官更容易理解高階軍官的作戰計劃和方針,使得軍中減少出現因為不能理解上峰軍官命令,而造成的失誤事件。
這種軍中將官培養的方式,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