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好不容易才算是收攏住了潰兵,清點之後陳廣差點哭出來,僅僅是一天的接觸戰,他就損失了將近五千兵將,而且隨軍強徵來助戰的一萬多民壯,這一天下來就跑了大半。
氣勢洶洶而來的山陽郡的大軍士氣一下子就跌到了褲襠裡面,陳廣無奈之下,只好領兵撤回了處州整軍準備再戰。
而李霖也沒有急於追擊陳廣,第二天便領兵殺奔縉雲縣城,對縉雲縣城發動了猛攻。
縉雲縣城中留守的三千山陽郡的兵將,士氣十分低落,見到李霖大軍抵達城外,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半天時間,下午的時候,主將便開啟了南門,率領兵馬出城落荒而逃。
餘烈率領二百騎兵隨後追擊,對這些敗兵進行了一番掩殺,結果這三千守軍,最後只有一千不到得以逃回了處州,剩下的兩千人之中,有一千五百多人成了李霖軍的俘虜。
開戰兩天的時間,李霖軍便兩次大敗山陽郡的大軍,還奪下了縉雲縣城,抓獲了近四千多俘兵,繳獲器甲糧秣無數,令李霖軍中計程車氣大漲。
到了這個時候,李霖麾下的這些兵將,已經開始有了一些強軍的模樣,軍營之上炫黑軍氣變得濃郁起來,兵將計程車氣也更是如日中天,再也沒有一絲對山陽郡大軍的恐懼之感。
山陽郡郡守秦海得知了訊息之後,同樣也大吃一驚,原本他以為派出這麼多兵馬,攻打吳寧州應該是小菜一碟,陳廣應該能輕鬆掃平鎮守吳寧州的李霖軍,可是沒想到他的兵將如此不堪,連吳寧州的地界都沒有踏足半步,就被李霖率軍打的丟盔棄甲撤回了處州,連縉雲縣也被李霖率軍攻佔。
於是秦海勃然大怒,派出弟弟秦晉到軍中接替了陳廣,將陳廣綁縛起來押回山陽郡郡城處治。
另外秦海擔心弟弟秦晉擋不住李霖的大軍,於是又趕忙召集了數千兵將,趕往處州增援,意圖以優勢兵力,在處州城將李霖軍擊敗,趁勢奪回縉雲縣,如果有機會的話,趁機再次揮師殺入吳寧州,將吳寧州攻陷。
這個時候李霖的兵貴精而不在多的理念就成了左右戰場局勢的最重要的因素,雖然山陽郡的兵力始終處於優勢狀態,但是這些兵將在江南承平多年下來,真正經歷過這樣大規模作戰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些年來雖然山陽郡也曾經和周邊勢力多次摩擦,但是交戰規模基本上最多的也就是幾百人,一般情況下大多都是幾個十幾個兵卒互毆,打的鼻青臉腫的機會不少,要命的機會不多。
而李霖軍雖然成軍時間並不多,這一年多來卻是實實在在的打拼出來的,先是山海縣,接著是攻臨海州,進而蕩平吳寧州,還不斷的進山剿匪,使得軍中伍長以上的軍官,基本上都見過血,對於戰場的環境早已適應。
而且李霖極為重視兵將的操練,在軍中形成了勤練不輟的作風,再加之李霖軍中根本不容軍將喝兵血,當兵的吃得好,身體條件也相對要好很多,在戰場上的體力充沛,韌性十足,所以雖然李霖軍兵力不佔優勢,但是在處州卻始終壓著山陽郡的大軍在打。
再加上李霖軍中裝備了大量的弩炮和輕便的三弓床弩,比起山陽郡大軍之中的那些笨重的床弩和拋石車要好用的多,而且還很是靈活,更是打的山陽郡的大軍苦不堪言。
雙方在處州一帶連番大戰,秦晉也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但是卻在李霖軍面前是屢戰屢敗,兩萬多大軍,一個月下來,便被李霖軍吃掉了近一半還多,最終只得棲棲遑遑的帶著殘兵敗將退入到了處州城中關上了城門再也不敢出戰了。
反觀李霖軍的兵力卻越打越多,這一個月下來,李霖大軍俘獲山陽郡兵將近萬,另外因為李霖對待山民的態度,是的當地山民多傾向於李霖的大軍,有山民主動跑來給李霖軍充當嚮導,也有山民自發的給李霖軍通風報信,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