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條單位海船,出海朝明州方向駛去。
這是李家第一次嘗試打通海路,雖然這個時代大陳朝對於海疆疏於控制,導致海上海賊很多,但是任誰都不能否認,海運是目前為止,沿海一帶最方便快捷,而且運資最為低廉的一種運輸方式。
李霖在來南方之前,便已經打定了主意,今後將會在南方建立起一支屬於李家的海運船隊,唯有如此,李家才能真正的壯大起來,海運也將會給李家帶來海量的財富,未來將會成為李家的立足之本。
現在終於到了啟動這件事的時候,為此李霖已經暗中準備了相當長時間,讓彭明帶著族人,以打漁的名義,已經來來回回在明州和山海縣之間跑了幾趟,基本上把這邊的水路情況給摸了個大概。
再加上目前他有了一個超級大幫手傲海,這傢伙對於這一帶海域的情況極其熟悉,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確保,在明州和本地之間來往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而明州有范家的買賣,這次范進跑來山海縣玩的這一趟,途徑明州的時候,已經把李霖親自引薦給了坐鎮明州的范家管事。
范進私下裡告訴李霖,范家其實暗地裡也在做私鹽的買賣,而且規模也著實不小,李霖回頭如果在山海縣能煮海為鹽的話,所出的鹽大可運至明州賣給范家,范家在價格上,也不會虧待李霖。
所以李霖這次開鹽田,並非是無的放矢,其實早已就做好了一切準備,這才開始開鹽田製鹽,原本他就沒打算立即在當地和劉家起什麼衝突,所以這些鹽他也肯定不會在山海縣或者臨海州一帶出售。
很快李業和李桐便從明州返回了李家堡,給李霖帶來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明州的范家掌櫃,在看過了他們帶去的鹽之後,立即便同意了吃下李家這一批鹽,而且給出了李家一個基本上適中的價格,一石鹽六百文的價錢,這個價錢對於李家來說已經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價錢了。
李家之前就在徐州那邊做私鹽買賣,但是他們並不產鹽,私鹽主要是從海州一帶的鹽梟手中拿貨,算是一個二手批發商,在海州鹽梟手中拿貨的時候,一石粗鹽基本上在一貫左右,而他們倒手賣給小的鹽商的時候,已經達到了一貫半左右的價錢,等這些小的私鹽販子把粗鹽賣到老百姓手裡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三貫左右。
這樣算下來,一石鹽基本上是一百二十斤,一斤鹽的價錢已經達到了二十五文左右,普通百姓已經是很難消費得起了,因為這時代一斤糧食,也不過一兩文錢,而鹽價卻高達二十多文,有的地方還要高一些,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多吃,所以很多平民家庭做飯的時候,多寡淡無味,就是因為實在捨不得用太多的鹽。
至於青鹽這種東西,那就更不用想了,動輒一斤就要一貫以上,非富貴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范家這次給李家開出一石鹽六百文的價錢,其實已經算是不低了,劉家再山海縣,給那些漁民們開出的鹽價,只有區區一旦二百文不到,只有一百多文,山海縣這邊的漁民,都用的是煎煮法熬鹽,成本很高,而且需要投入人力很大,需要燒大量的柴草,才能熬出鹽,基本上這個價錢,已經顧不住本錢了,所以這也是當地漁民和百姓痛恨劉家的主要原因。
這時代大陳朝同樣也實行的是鹽業專賣,以前大陳朝統治力度強的時候,私鹽買賣還不是很厲害,但是隨著大陳朝的衰落,各地官鹽被大批世家掌控著,投放市場很少,大部分被他們拿去當私鹽買賣,結果造成了大陳朝目前鹽貴的嚇人,誰如果能控制住產鹽的源頭,那麼就是發大財的一條途徑。
李霖採用鹽田法產鹽,使得製鹽成本降的非常低,初步估算一下,一石鹽充其量也就是需要成本二三十文就很高了,如果以後繼續大量生產的話,成本可能降低到十文一石,就算是他不做終端銷售,僅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