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問題的探討》的文章,非常讚賞,馬上送給鄧小平審閱。鄧小平看後,認為這篇文章是好的。”〔5〕

可是,沈寶祥覺得這不大可能。他說:從時間上看,7月12日上午,吳江同志發言。7月12日晚,胡耀邦同志找吳江同志,讓他將發言撰寫成文章。7月13日,吳江同志寫成5000字的稿子。7月14日,吳江同志將稿子送給胡耀邦,未經耀邦同志仔細審閱,秘書即將稿子送至印刷廠排清樣。7月14日下午,排出清樣後送給胡耀邦,他當即審閱定稿,並即送印刷廠正式付印。7月15日上午,刊物發行。所以,“從時間上看,胡耀邦同志沒有可能在事前將此稿送鄧小平同志閱看。”而且,沈寶祥還說,從當時的工作關係來講,“胡耀邦同志也不大可能採取這種做法”。〔6〕

不過,孟凡寫的一份彙報提綱可以證實吳江的推測。他在1978年1月給中央黨校負責人寫過一份工作情況的彙報,其中有一條是對已經出版的《理論動態》各期的反映。他寫了這樣一句話:“鄧副主席親自看過動態第一期,基本上同意提出的問題。”據孟凡說,這是中央辦公廳的一位同志在電話中告知的。〔7〕

到了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很清楚了。鄧小平看到的可能不是《“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一文初稿,而是發表在《理論動態》第一期上的正式文章。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鄧小平確實看過這篇文章,而且還表示贊同。

文章發表後,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用當事人的話說,僅文章題目本身就使人感到“震驚”。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一直被奉為經典。就在《理論動態》第一期出版之前,華國鋒還在說:“毛主席為我們黨制定了一條清楚的、明確的、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這就是在無產階級專政下把社會主義革命繼續進行到底的路線。”而且,這是他在為學習《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而寫的文章中所說的話。在當時,這個理論是不可懷疑的。在這樣的形勢下,《理論動態》居然發表文章要對這個理論進行探討,這已經是夠“大膽”的了。

。 想看書來

1。 小刊物發揮了驚天作用,胡耀邦說,我死後要寫上一筆(3)

不可否認,文章也有它無法克服的弱點。這就是,它沒有完全否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甚至還肯定它是《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著重闡明的非常重要的思想”。但作者畢竟對其中的一些觀點提出了質疑,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單從這一點來看,文章顯然觸及到了當時一個最大的實際問題,不僅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大吃一驚。”〔8〕

就在這時候,中央黨校開學了。吳江第一次給學員上的就是哲學課。之後,他又作了一個專題報告,著重講了兩條戰線鬥爭的問題,提出要既反右,也反“左”。他解釋說,自50年代以來我們一直反右,不準反“左”,認為社會主義時期只有右的錯誤而沒有“左”的錯誤。結果,在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頭腦裡,沒有“兩條戰線鬥爭”的概念。中共十一大仍然如此,把林彪、“四人幫”的路線說成是極右或形“左”實右或假“左”真右。總之,人們不知道“左”為何物,談“左”成為最大的政治禁忌。

吳江在報告的第一部分講了“兩條路線”和“兩條戰線”的關係,在第二部分批判了“四人幫”的實用主義哲學。在這部分裡,他講了判斷路線方針是非的標準問題。他說,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證明路線的正確與否,即它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它不可能完全在理論範圍內解決,而要從社�